漫畫:懲戒
執行,是司法案件的“最后一公里”,“執行難”直接影響社會公平正義。今年是人民法院“基本解決執行難”決戰之年,各級法院不斷提高查人找物能力,完善失信被執行人懲戒制度,讓失信者無處遁形、步步難行。
信用懲戒讓老賴“寸步難行”
“法官,我受不了了,我現在就還錢,你們趕快幫我把那彩鈴取消吧!”近日,一名男子急匆匆找到安徽省天長市人民法院履行了兩個案件的還款義務,并接受4000元罰款。
原來,天長市人民法院與通信公司合作,為34名“老賴”設置專屬彩鈴,劉某榜上有名。劉某本以為長期在外,法院對他無計可施,沒想到信用懲戒措施讓他顏面盡掃,于是趕緊還掉了欠款。
“‘執行難’的一大難,就是當事人規避執行?!弊罡叻▓绦芯志珠L孟祥表示,為破解這一難題,人民法院建立起“失信被執行人名單制度”,聯合各國家機關、社會團體、企事業單位對納入名單的被執行人實施聯合信用懲戒,不斷壓縮被執行人的生存空間,迫使其主動履行義務。
——2013年,建立失信被執行人名單制度。
——2014年,實現對失信被執行人乘坐飛機、高鐵的自動比對、自動攔截。
——2016年以來,懲戒措施擴大到對失信被執行人擔任公職、黨代表、人大代表、政協委員,以及出行、購房、旅游、投資、招投標等經濟社會生活方方面面。
數據顯示,從2013年10月至今年6月30日,全國法院累計發布失信被執行人名單1123萬例。共限制1222萬人次購買機票,限制458萬人次購買動車、高鐵票。限制失信被執行人擔任企業法定代表人及高管28萬人。
同時,全國法院2016年以來共判處拒執罪7590人。全國累計拘留失信被執行人27.9萬余人次,限制出境2.8萬余人次,形成打擊逃避、規避執行行為的強大聲勢。
重拳之下,全國已有280萬失信被執行人迫于信用懲戒壓力自動履行了義務。隨著被執行人自動履行率提高,失信名單已呈下降趨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