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曾維森,男,1969年5月生,福州市公路局閩侯分局竹岐公路管理站站長。工作以來,他始終堅守在公路養護一線,注重學習,善于創新,積極探索并推廣科學有效的養護方法,一次次出色地完成養護任務和搶險保暢任務,用行動踐行著“以路為業,以站為家”的理念。曾獲全國交通運輸系統“先進工作者”、全國公路系統“模范養路工”、“全國交通技術能手”稱號。
工作以來,曾維森始終堅守在公路養護一線,注重學習,善于創新,積極探索并推廣科學有效的養護方法,一次次出色地完成養護任務和搶險保暢任務,用行動踐行著“以路為業,以站為家”的理念。2009年12月,獲得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部、交通運輸部授予的全國交通運輸系統“先進工作者”榮譽稱號。2011年10月,獲得全國公路系統“模范養路工”稱號。2015年12月獲得“全國交通技術能手”稱號。他所帶領的班站也先后獲得省、市“工人先鋒號”、“文明班站”、“青年文明號”等榮譽。
曾維森同志愛崗敬業,愛崗如家,牢固樹立“以路為業,以站為家”的思想意識,以飽滿的熱情投入到養路工作中。憑著對養路事業高度的責任感,他長年累月做著一件件平凡枯燥的工作,不論嚴寒酷暑,總是親力親為,巡路、排險、清淤、挖溝、鋤草,他樣樣做得一絲不茍。養護工作是平凡而瑣細的,曾維森同志帶著職工們將公路當作自家“責任田”一樣精耕細作,不間斷的清掃路面障礙物,清理防撞墻及路肩積雜物,疏通一道一道涵洞,一座一座橋梁,一條一條邊溝堆積物,使沿線的構造物完好無損,精心呵護國道。日益增多的呼嘯而過的車輛,使養護量增大,而且危險增多。但無論有再大的困難和危險,他始終集中精力,全力以赴,奮戰堅守在養路陣地,給過往司乘人員營造舒適安全的行車環境。他經常率領同事們頭頂炎炎烈日,面朝發燙的水泥路面,從高邊坡為起點,因地勢險峻割砍蘆葦及修剪樹雜枝,不間斷輪流熟練作業,連續奮戰,確保為國道316線閩侯段營造出“暢、安、舒、美”的行車環境,并為分局榮獲福州市公路局迎國檢養護管理工作一等獎作出應有的貢獻。
長期的路面維護養護工作,使他學到積累了許多工作經驗,但他不拘于現狀,而是經常抓緊任何學習機會,虛心求學,認真刻苦鉆研養護業務技術,盡最大能力嫻熟地掌握各項養護技術和操作技能。同時,他還積極組織大家認真學習公路養護新工藝、新技術,通過采取定期組織學習、自我學習的方式,促使班站全體職工,都能熟練掌握各種業務技術和安全操作技能。他曾說過:“安全生產工作就好比一個人站在地面上,如果說過硬的技能是左腿的話,那右腿便是安全生產意識,只有把兩條腿都站住了,站扎實了,安全生產才有保證”。他是這么說的,也是這么做的。在他的組織管理下,安全生產意識像似刻章一般深深地印記在竹岐公路站每位班站職工的心里。
曾維森同志在日常養護、抗災搶險工作中總是走在前頭,在維護路產路權、保障公路暢通工作中總是站前排。特別是在抗臺搶險工作中,他總是置個人安危不顧,帶領班站全體職工投入到抗臺搶險工作中,確保了公路的安全暢通。在曾維森同志和全站員工的共同努力下,竹岐公路站每年都超額完成上級下達的任務,全年好路率保持100%,養護質量和水平在全局居領先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