程春香,女,1968年5月出生,龍巖長汀縣濯田鎮(zhèn)寨頭村村民。29歲時丈夫不幸意外癱瘓,家中還有2個年幼稚娃,3年前公公失去自理能力,22年來她用羸弱雙肩撐起“一片天”。
不離不棄,22年如一日照料癱瘓老公
22年前,程春香家的日子過得幸福而甜蜜,夫妻恩愛,家庭和睦,膝下還有8歲的女兒、4歲的兒子。當時家里的新房也馬上就要蓋好,可一場意外徹底改變了程春香一家的命運,正當他們?yōu)樯w新房忙碌時,丈夫羅為才到鄰近的山上砍木頭,不幸被木頭砸到,造成下身癱瘓。“到醫(yī)院治療了好幾個月,東借西湊花費了1萬多元。”程春香說,為了給丈夫治傷,家里把能賣的東西都賣光了。上有老下有小,還有癱瘓丈夫要照料,日子的艱難可想而知。
程春香回憶說,當年自己才30歲不到,村里人和親房叔伯都擔心她會離開這個家改嫁。但是,程春香用自己的行動證明了自己的責任與擔當。“看到癱瘓在床的丈夫、60多歲的公公、年幼的兒女,我如果走了,這一大家子可怎么辦!”
22年來,程春香經(jīng)歷過了無數(shù)艱難的時刻,為了給丈夫治傷,程春香借了不少外債,而自家收入的來源僅靠田里的幾畝水稻和一些零工,只能勉強維持全家人生活。“那幾年,稻子青黃不接時,家里沒米下鍋,只能割沒有成熟的稻谷勉強度日。”而每個新學期開學要交學費,程春香只好厚著臉皮到處借,過一年是一年。22年里,程春香每天都在忙碌著,即使自己生病了也不敢休息,“我要是倒下了,家里和田里的活就沒人干了”。 像這樣的日子:照顧家人、下田農(nóng)忙、幫人干活,程春香已經(jīng)過了8000多天,單調(diào)忙碌,一日都不曾落下。那些年里,吃一頓肉都成了奢侈。為了保證丈夫和兒女必需的營養(yǎng),每周末當在學校住宿的女兒回家時,程春香才會向屠戶老板賒一些豬肉,給家人改善伙食,等到每年殺豬的時候,還掉之前的賒賬,而剩余的錢只夠買一頭豬苗。
盡心盡力,3年多來服侍在床公公
程春香始終沒有離開,留了下來,親人們也伸出援手,有的把自家的4畝地無償給她耕種,有人借她一頭母牛,生出的牛仔歸她。從那時起,程春香每天5點起床,做飯,打掃衛(wèi)生,喂養(yǎng)雞鴨,下田耕作……中午和晚上回家照顧丈夫,給丈夫擦身、洗衣服,每天晚上九點多鐘,她才在疲憊中入睡,直到第二天習慣性地起個大早。20多年如一日的艱辛努力,2012年,程春香終于盼來了女兒大學畢業(yè)。隨后,女兒回到家鄉(xiāng)找到了一份不錯的工作,很快也成了家。在女兒的支持下,家里的欠債已基本還清。
不過日子好過沒幾年,2016年冬天,80歲的公公失去了生活自理能力,程春香不僅要負責照顧丈夫,公公的一日三餐和日常生活也要由她來負責。很多村民都說,失去生活自理能力的公公本應由婆婆來服侍,像幫老人換衣服、洗澡等作為兒媳婦總是不方便的。但是程春香說,“孝敬老人本是我們應盡的義務,沒有什么不方便的。老人這幾十年來也是跟著忙里忙外,操勞家務,本該享福的時候卻倒下了,我更應該盡心盡力服侍照顧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