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吳秀丹,1955年7月1日出生,中共黨員。退休前是東山縣法院的一名法官、副院長,現在是金安社區居民、法律志愿者。秀丹參與志愿服務、扶助老弱,受到大家的稱贊。
2011年,吳秀丹退休后來到廈門,居住在金安社區幫忙女兒女婿做好后勤,讓他們安心工作。隨著對社區的了解,秀丹加入到志愿服務的行列,繼續發揮余熱,她把參與和支持社區各項工作看做是自己為居民服務的機會,踐行著一名共產黨員的信仰。
參與志愿服務,認領“秀丹法官工作室”
秀丹了解到金安社區是廈門最大保障性住房小區,居民來自五湖四海,人口多、人員雜,居民的語言交流、生活習慣存在很大差異,素質參差不齊,矛盾糾紛不斷發生的情況。她利用自己法律方面的特長,加入社區法律志愿服務隊成為一名法律志愿者。2015年12月,社區成立了“金哥安妹法律驛站”,秀丹認領了秀丹法官工作室,每周二上午義務為社區居民進行法律咨詢、矛盾糾紛調解。
2016年10月,秀丹成功調解了一起“肇事逃逸”糾紛案件。事情經過是這樣的,居民陳奶奶買菜時被4歲的小男孩騎車撞倒地上動彈不得,可小男孩的奶奶因害怕竟然帶著孫子跑開。陳奶奶骨折住院,她的家人對此很氣憤要告肇事者。肇事方找到社區對自己的行為表示后悔,因家庭經濟確實困難希望能通過調解來解決,秀丹組織兩家人坐下來調解了多次,最后雙方達成諒解并做出了合理賠償。這個事件圓滿解決不僅使雙方避免對簿公堂,而且省下了諸多司法費用,讓當事人雙方重新成為抬頭不見、低頭見的好鄰居。
金安社區是保障性住房,房子面積都比較小,再加上居民素質參差不齊,高空拋物、不文明養狗等現象時有發生,于是在社區書院開設了以“我們身邊的法律問題”為主題的系列講座,從法律的角度為大家剖析高空拋物傷人、狗咬傷人所帶來的法律問題,受到居民的歡迎。
秀丹不僅利用“秀丹退休法官工作室”和社區書院這些“線下”平臺為居民提供法律志愿服務,還與時俱進,利用手機這個新媒體“線上”平臺為居民提供服務。秀丹在社區20幾個居民微信群中開設“普法小課堂”,用真實法律案例再加上多年工作經驗,“以案說法”的形式宣傳普及法律常識,解讀法律條款,大家不受時間、空間限制,隨時學習法律知識,社區里知法、學法、用法蔚然成風。2016年中央電視臺社會與法頻道“小區大事”欄目跟拍了秀丹調解的“繼母和女兒的財產紛爭”,引起了較大反響。
秀丹不僅自己參與志愿服務,還把同住在社區的、以前的老同事也請出來,跟她一起參與法律志愿服務。幾年來,秀丹參與普法宣傳活動70多場次,調解社區棘手的法律糾紛36件,發展專業法律志愿者8名,為社區居民舉辦12場法律知識培訓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