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華弟,男,1976年11月出生,中共黨員,本科學歷,三級警督,2001年參加公安工作,現任南平市公安局大橫派出所教導員,歷任大橫派出所民警、副所長。朱華弟出生于南平政和的一戶農民家庭,自幼艱辛的生活環境,使他更加了解農民的辛苦、更加體會農民的困難,造就了他熱心向善、扶貧助殘、奉獻社會的優秀品格。
朱華弟16年如一日扎根大橫派出所,他始終以一名共產黨員為標準嚴格要求自己,始終把忠誠擺在首位,始終把責任扛在肩上,始終把道德守在平時,以“百姓的事無小事”為座右銘,以“助民上善、予民安樂”為做人宗旨,用心傾聽群眾呼聲,了解群眾所想所需,積極用腦用力去幫助解決群眾困難,贏得了轄區百姓的信任、敬佩和愛戴,得到了黨委政府及上級公安機關的肯定。工作以來,共榮立個人二等功1次,個人三等功2次,先后被評為全國優秀警察、全國公安機關學雷鋒活動成績突出個人、全省公安機關學雷鋒活動成績突出個人、福建省公安機關“十佳愛民星警”、南平市第四屆道德模范稱號、南平市首屆“最美勞動者” 榮譽稱號、南平市勞動模范、“感動延平十大人物”、“我們身邊的‘助人為樂’好青年”。個人先進事跡被《中國紀檢監察報》、《福建日報》、《海峽都市報》、《法制今報》、《閩北日報》等報刊爭相報道。南平電視臺還專門制作播放了3期長達6分鐘的個人專題報道。
“病人之病,憂人之憂”,他用一種習慣幫困助難
朱華弟有句口頭禪“能幫,我就多幫一點”,在工作生活中他也不斷踐行著諾言,幫助他人已然成為了他的一種習慣。在大橫派出所工作的15年間,朱華弟幫扶的對象有23人,有被繼母虐待的兒童、有孤兒、是腦癱患兒,有特困大學生等等,通過朱華弟的幫扶,這些特困人員及家庭重拾起生活的信心。
2012年在“三訪三評”大走訪活動中,朱華弟走訪了解到轄區村民葉某偉由于交通事故導致雙目失明,喪失了勞動能力,其妹還在讀大學,家境異常困難。朱華弟迅速將情況向所領導匯報,并第一時間聯系掛點派出所的經偵大隊民警前往葉某偉家走訪慰問,鼓勵其以積極的心態面對困難。朱華弟多方協調,為葉某偉聯系前往學習盲人推拿手藝,學藝期間的所有費用均由朱華弟和經偵大隊民警資助,其妹讀大學期間的生活費用則由朱華弟負責牽頭組織所內民警每人每月提供100元資助至畢業走上工作崗位。
“鍥而不舍,金石可鏤”,他用一份堅守踐行宗旨
偶爾幫助一個人很簡單,但要做到連續14年如一日地幫扶一個人實屬不易,朱華弟從2002年2月起資助一位特困小學生羅某敏,現羅某敏已是一位在校的大學生,朱華弟一直在鼓勵他、資助他。朱華弟說:“為人民服務,貴在堅持,我會一直幫助他到能夠自立。”
2002年2月的一天,羅某敏的母親范某姬來到大橫派出所求助,稱自1998年他丈夫羅某金患上精神疾病后經常動手打她,幾年前他們已離婚。5歲的兒子由羅某金撫養,羅某金怕兒子被她帶走,不讓任何人接近兒子。哪怕羅某敏摔傷了手,都不讓兒子去醫院治療,只好到派出所求助。朱華弟馬上趕到羅某金家中,看到瘦小的羅某敏穿著臟兮兮的衣服在門口哭,羅某金在一旁邊不停地叫罵。看到朱華弟來了,他掏出一張身份證說“這是政府發給我《人民警察證》,我也是人民警察,我兒子沒有受傷,他只是愛哭。”朱華弟想羅某金是精神病患者,不能用常理和他說,便順著他的話說:“我是大橫派出所民警,是你的領導,你要聽從我的安排,現在要把你兒子帶到醫院檢查治療,至于醫療的費用我會想辦法解決,不用你擔心。”被朱華弟這么一說,羅某金才同意讓兒子到醫院治療。從那以后,朱華弟就想著如何幫助羅某金這個特殊家庭,他經常帶些油、米、營養品等到他家中看望羅某敏。走動多了,羅某金對朱華弟特別信任,只有他可以帶羅某敏離開家,而其他人哪怕是他的親戚,都不允許羅某敏離開他的視線范圍。
2011年3月的一天,朱華弟到他家走訪看望羅某敏時發現,羅某金精神病再次發作,為了省學費錢,不讓羅某敏到大橫中學注冊上學,還將兒子關在家中。朱華弟多次上門勸說,并提出承擔羅某敏的學費,才讓羅某敏回到了校園。接著朱華弟又找學校領導協調,承擔了他的食宿費用,讓他寄宿在學校,和老師一起吃食堂,一直到他初中畢業。安頓好羅某敏后,朱華弟又請來羅某金的前妻,兄長和村干部,將羅某金送到延平區精神病醫院進行收治。
2011年11月,羅某金因身體多個器官衰竭在延平區精神病醫院去世。羅某敏回到他母親身邊,但朱華弟仍然逢年過節都會去慰問他,每年開學都會去關心他、資助他,詢問他的學習情況。2013年,羅某敏考入三明林業學校,已是一名技校生。2016年7月份羅某敏技校畢業后考入福建林業學院繼續學習,朱華弟還是一如既往地關心、幫助羅某敏。
“誠至所感,觸處皆通”,他用一份真誠傳遞溫暖
一個人的力量是有限的,朱華弟不僅自己不斷的奉獻愛心,也以自己的真誠感動著身邊每一個人,帶動了身邊的同事朋友共同幫助著困難群眾。現在,大橫派出所里的五位民警都有自己的幫扶對像,大家經常從自己有限的薪酬中慷慨地拿出一部分去幫助困難群眾。
2014年5月,大橫鎮的個體老板羅明輝作為企業家代表參加了南平市延平公安分局在大橫鎮舉行的群眾路線意見征集會。會上,大橫鎮中心小學的校長陳莊農提到大橫派出所的工作時連連稱贊,更特別提到了朱華弟。“朱副所長在我們大橫工作13年,真的是為我們做了太多好事。”13年來,這個村民的“貼心警察”長期幫扶著轄區里的許多困難家庭,陳校長娓娓道出了許多不為人知的事,“就單拿我們學校來說吧,一些困難學生的情況,我們老師都還沒摸排到,朱副所長就先知道了。”陳校長的一番話,得到了會上許多村民代表、村干部和企業家代表的響應,大家都七嘴八舌講起了朱華弟的好。
一散會,羅明輝就來到鎮上的銀行取了5000元錢,到派出所找到朱華弟,二話沒說就把一沓錢放到了朱華弟的手上“你作一個公務員也沒多少工資,我們應該向你學習,先拿5000給你,全權交給你來幫助那些需要幫助的小孩子和困難家庭”。“要不我給你寫個條子?”面對朱華弟的詢問,羅明輝邊笑邊說不用,“那我把這些錢的用途都記下來,到時候給你,最好你能和我一起把這些錢送出去。”“不用不用,我百分百相信你!”羅明輝大手一揮。五一長假的時候,朱華弟從這筆錢里拿出1000元給了幫扶的困難學生羅某敏。后朱華弟又拿了1800元給了家庭困難的的小學生涂某芳,朱華弟每次都在小本子上記下了這些錢的去向,并籌劃著下一位需要幫助的困難群眾。
“勤勤懇懇,兢兢業業”,他用一份責任護民保安
作為一名人民警察,朱華弟深知自己頭頂肩扛的是一份沉甸甸守護一方群眾安寧的責任,因此他嫉惡如仇,絕不允許犯罪分子任意妄為;他愛民如親,絕不容忍群眾生命財產受到侵害;他履職盡責,始終奮戰在打擊違法犯罪與維穩一線。僅2012年以來,朱華弟就主偵、協辦系列盜竊、詐騙案件7串,刑事案件200余起,查處治安案件400余起,化解矛盾糾紛300余起,所辦理的各類案件均嚴格依法依規,未發生因不規范引發投訴、信訪等問題。此外,朱華弟還善于發揮在日常工作中積累的群眾基礎,為公安打防服務,2012年以來朱華弟共依靠群眾提供的線索抓獲外地逃犯12名,大橫派出所從2008年至2015年整體績效在全局同類區評比中拿下“八連冠”。
2014年5月份,大橫派出所接連多次接到一位浙江籍男子黃某在南平某駕校內因退學費一事與學員發生糾紛的報警。當朱華弟到現場調解時,黃某又遮遮掩掩,并總是想方設法找理由急于離開現場。朱華弟出于職業的敏感性,察覺黃某的舉動有些異常,便一家一家的到各駕校了解情況:原來黃某謊稱在南平辦了一所駕校,在交警有關系可保證拿到駕駛證。他介紹多名浙江籍文化程度不高的中、老年男子高價到南平培訓小車駕駛證,但實際上通過率很低,而黃某不僅賺取了高額的培訓差價,還對沒通過的學員稱不能退培訓費為由騙得了退訓的費用。所以常常有學員因沒通過培訓和黃某發生糾紛。
朱華弟掌握了情況后,著手準備對黃某的抓捕,當黃某在7月4日故伎重演時,朱華弟與同事立即趕到現場將黃某抓獲,偵破了黃某涉嫌詐騙案件70起,涉案價值達50余萬元,斬斷了詐騙分子的黑手,為受騙的群眾挽回了損失。
從警17年來,朱華弟幫助86名兩勞釋放人員解決了就業問題,為800余位孤寡老人、殘疾人員上門辦理二代證,為500余名因家庭因素一直未落戶的兒童解決戶口問題。俗話說:“授人玫瑰,手有余香”,朱華弟就是這樣,時刻以一個合格的共產黨員標準要求自己,用持之以恒的點滴奉獻,譜寫出了一曲溫暖人心的警民魚水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