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唱團員親如一家幸福唱給更多人聽
主題詞:和睦
●出鏡人物:鄒忠普,67歲,退休,海虹社區合唱團團長;謝華恩,80歲,退休,海虹社區合唱團團員;段華湘,72歲,海虹社區合唱團團員。
●家庭地址:海滄區嵩嶼街道海虹社區
●新愿:希望合唱團繼續充滿活力和正能量,為老人們帶去健康和快樂,為社區和諧發展貢獻力量,讓行孝道的好家風借助歌聲傳播到千家萬戶中。
海虹社區合唱團。
春日里的海滄,煥發出勃勃生機。上午10時,繁華熱鬧的滄林東路灑滿陽光,嘹亮的歌聲從道路一側的海虹社區傳出。活動室里,團長鄒忠普左手拿著麥克風,右手打著拍子,高聲唱道:“勞動托起中國夢,勞動托起中國夢。”跟隨鄒忠普的手勢,80多名團員站得筆挺,整齊劃一地跟唱,斗志昂揚。相比戶外不斷升高的氣溫,活動室里更是熱氣騰騰。
這是海虹社區合唱團日常排練的一幕,這群看上去朝氣蓬勃的團員都已年過半百,平均年齡70歲左右。有了合唱團,這些老人有了一個共同的“家”,海虹社區也奏響了一曲尊老行孝的和諧樂章。
“有這樣的精神面貌,你就是個小伙子啊!”“哪是小伙子呀,我都80歲了,是團里年紀最大的。”排練間歇,被團員打趣的謝華恩爽朗地笑起來,中氣十足。“我參加合唱團是為了圓一個音樂夢想,而且唱歌可以讓身體更好。”謝華恩說,他很喜歡唱歌,但年輕時苦于工作忙,沒時間唱。現在清閑下來,他利用這個家門口的平臺,好好練習。在他的動員下,妻子今年也加入合唱團。
說著,謝恩華哼起了自己的拿手歌曲《革命人永遠是年輕》。一起哼起來的還有段華湘。“我一來合唱團就不想走了,來這里很放松。”她說,加入合唱團三四年來,她幾乎從未缺席排練,即使醫生勸她將體檢時間安排在人少的周一上午,她都婉拒了,“就為來到合唱團唱歌!”
“快樂始終是我們這個大家庭的主旋律,只要會講話就會唱歌。”鄒忠普說,他主張用情緒教團員們唱歌。教《勞動托起中國夢》時,他會用力打節拍,用“一二一”激發團員的精神氣;講《日月同光》時,他介紹歌曲的創作背景是抗美援朝,讓團員融入歌詞的情懷中……
“鄒老師的教學方式很受歡迎,我們唱歌時沒有壓力,鄒老師總有辦法讓我們把歌曲唱到位。”謝華恩和段華湘不約而同地回想起一段印象最深的演出——2016年的一場群眾歌會,海虹社區合唱團表演原創歌曲《活力海滄》,榮獲一等獎。“我們出身草根,卻唱出了水平,唱出了氣派。”回憶當時的場景,他們的臉上滿是自豪。
合唱團回蕩著歌聲,醞釀出更加濃烈的情誼。許多團員是來自全國各地的“新廈門人”,學唱歌讓他們聚在一起,他們漸漸成了好朋友,成了一家人。今年1月,一場聲勢浩大的聯歡會在海虹社區舉行,既有才藝表演,也有百家宴,這是合唱團每年不變的傳統節目。在百家宴上,團員每家每戶都拿出自己的絕活,來自四川的謝華恩端出了麻辣涼菜,來自湖南的段華湘準備了剁椒魚頭,大家與鄰里們一起品嘗,其樂融融。
見證合唱團一路成長的鄒忠普感慨地說,合唱團剛成立時只有十幾人,四年來逐漸壯大,如今已有150多人。團員之間始終親如一家。今后,他愿一直守護著合唱團,讓社區的老人們在這里獲得年輕的心態、健康的體魄,永遠歌聲嘹亮,永遠笑逐顏開,“這個大家庭和睦和美,我們要把這種幸福唱給更多人聽,傳揚海滄好家風。” (廈門日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