供貨方為地:寧虧30萬元也不悔訂單
麗英頭次建立專賣合作關系的是晉江的一家男裝服飾有限公司。按合同規定,專賣店年銷售額達到20萬元,公司將返還裝修及貨架等款6萬元。沒想到,公司因訂單增多,供貨跟不上,結果只完成了18.6萬元銷售款,6萬元返還款泡了湯。本來責任不在麗英,而在供貨方,可以據理力爭的,但麗英說,既然合同以數據說話,有理也不必說,丟了6萬元就算了,錢可以再賺,信譽不可以丟。
正是應了“誠信可贏天下”之說,男裝店由于進貨渠道正、服務態度好,天天顧客盈門時,麗英就與上海“海崴”簽訂代理合同,且一口氣拿下南平和福州地區童裝總代理業務,接著又瞅準智能化建設的商機,搶灘智能樓宇和校園建設領域。麗英說,不論是做什么行業,都有上、中、下游之分,每個層面都誠信,就會形成誠信鏈,一個層面不誠信脫鏈了,殃及的就不止一個人,而是一大串。所以,講誠信就不能強調太多的理由。奸詐只能蒙得了一時,誠信才是萬貫家產,這是麗英爸媽從小教導的一句話。麗英說,經商就是做人,賣東西就是做人生答題,但這不是多少錢,而是認可與支持度。2010年,麗英向一家公司下了一筆30萬元的服裝訂單,預付押金3萬元。當時正值網店銷售熱起,實體店生意遇冷,家人親友都勸她舍棄3萬元押金,別付款去提那30萬燙手的“山芋”。麗英為守住誠信,硬是付款把貨提來了,結果造成資金周轉不暢,至今仍壓了10萬元貨在倉庫。麗英說,供貨方就是貨源地,也是銷貨方的生財地,虧賺不能看在一單上,更重要的是說出的話要算數。正因為如此,危麗英才會被“金豪雀”和“海崴”公司評為“優秀代理商”。
同行為伙伴:投資幫籌款失算替還錢
去年秋末,一位同在縣城開服裝店的同行訂了一批冬裝,提貨時資金不夠,找危麗英以利潤按借貸款分成條件向麗英借錢。麗英當時謝絕了分利潤條件,到提貨那天準時將8萬元款打到了對方卡上。這位同行心存感激之后又愁眉不展,原來這批冬裝賣不動,不但沒賺到錢反成“燙手山芋”,自己投的錢轉不出來,還了麗英的8萬元錢就沒錢進貨了。年前找麗英商量,麗英說,錢是我答應借你的。做生意總有失算的時候,我那8萬元,你繼續拿去用。說完,對方當即感激得潛然淚下.自古以來,生意人都視同行如敵國,而危麗英則把同行視為伙伴和老師。她說,同行就是市場這位老師名下的生意伙伴和師兄師弟。相互拆臺,即使一時占了上風,沒鏡子的美貌也長不了,互相幫襯補臺,才能在良性的重重中比翼雙飛。當然,有麗英這種認識,那叫境界,但“境界”在自私面前也會被曲解為“傻荊了家”,麗英就當過這種“傻妹妹”,說出的話也要兌現.2015年春季,一位同行投資賣林地,需要100多萬元還缺50萬元,便找麗英合伙。麗英說,既然是同行,就不要談什么合伙,分利的事,你信任我,我就負責幫你湊齊50萬元。結果麗英自己出了20萬元,向兩位朋友借了30萬元籌齊了款交給那位同行,那位同行卻因政策原因“錢丟山士下不來”,麗英自己20萬拿不回來,向朋友借的30萬元,只好拼命賺錢,一萬一萬地還了。麗英說,當時說好一年就能還的,人家還不了,我得說到做到。
員工為親人:等賀喬遷到天亮
聽過老板為祝賀雇員喬遷等到天亮的佳話嗎?去年國慶節,店里一位員工要進新房,麗英知道后要求:進新房時電話說一聲,要陪她準時進新房。光澤人進新房都定在零點以后,那天夜里麗英推了兩場應酬就在家等電話。等著等著便睡著了,至快天亮醒來也沒聽到電話。次日一大早,麗英邀上丈夫前往祝賀時,才知道原來是人家故意沒打電話,不忍心誤了她的休息。
從單一開男裝店的七八個員工到現在做童裝、校服,做智能樓宇、校園建設的30多名員工,麗英仍然秉承著“員工是親人”的做人理念。誰生日送蛋糕還任選一件衣服作禮物;誰結婚、喬遷、小孩子上大學,必前往祝賀;誰家遇到天災人禍,必去看望、送錢;誰家買房、創業缺錢,不等開口就伸出援手。麗英說,招工時工資準時發,虧損也不欠工資等這些事就紅口白牙說好的,只能做得更好,決不能打折扣。
麗英有一句常說的話:寧做吃虧的君子,不做包贏的小人。“吃虧是福”說的是境界,麗英把消費者視為天,把供貨商視為地,把同行視為伙伴,將員工視為親人,天地人和還果真給她帶來福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