莆田學院管理學院于立生老師,她勤奮工作、樂于奉獻;勤勉敬業,用心耕耘;她認真負責,關心學生成長。她是一名優秀的大學教師。她用心教學,先后教授十幾門課程,受到學生一致好評。同時,具有較強的科研能力,近年來主持并完成省社科規劃項目2項,立項12項校企橫向課題。研究成果較為顯著,出版專著1部,編著2部,先后在各級刊物上發表20篇學術論文。榮獲全校2014年度科研先進個人稱號,2015年度科研先進個人稱號,獲莆田學院第四屆“師德之星”稱號,獲2016年莆田學院就業先進個人稱號。
在教育工作中,她堅決擁護中國共產黨的領導,堅持四項基本原則,遵守黨的綱領和方針政策,熱愛祖國,認真學習鄧小平理論、“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科學發展觀、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落實黨的教育方針,熱愛黨的教育事業,自覺遵守《教師法》等法律法規,以教書育人為己任,積極參加各項教研活動和培訓,不斷提高思想認識和業務水平。作風正派,廉潔從教,為人師表,有強烈的事業心和高度責任感。能經常與學生交流,關心學生、幫助學生,結合自己的人生經歷與學生深入交流做人的道理及對生活的感悟。建立管理學院科研創新團隊,帶領學生創新創業,教書的同時做好育人工作,深受學生好評。
良苦用心 服務學生
她是一名優秀的工作教育者,她不僅在教育方法和方式等方面做的很好,她還心系和關注學生,為學生提供發展機會和幫助。當今社會,畢業生人口基數大使得就業的形勢嚴峻,再加之剛畢業的大學生工作經驗不足、社會閱歷淺薄、社會人脈薄,這使得大學生就業更加困難。梁啟超在《中國魂安在乎》中提出:“今日所最要者,則制造中國魂是也。”創業創新就是重要的“魂”。國家也有一些優惠政策以此來激發大學生的活力,鼓勵創新、自主創業。因此許多畢業的大學生會選擇自主創業這條道路。但是自主創業這條路也充滿著各種各樣的困難。于立生老師也深知大學生的創業之路有很多的困難,她本著“帶大學生創業,用智慧服務社會”的理念,本著作為一名的黨員應盡的社會責任,她積極響應國家的高校畢業生自主創業的政策,她帶學生創立了莆田慧贏文創農業開發有限公司和莆田慧享管理咨詢有限公司,是慧贏慧享大學生創業平臺創始人。為大在校學生自主創新創業提供了有利條件和幫助。在公司創立初期,投入成本很大,沒有強大資金來源,于老師便頂著巨大的壓力用工資收入及積蓄,讓公司繼續運轉,保證參與創辦學生的工資發放。但是,由于公司創辦艱難,仍有一些悉心培養的學生,放棄創業理想。這令于老師感到十分痛心,但是她沒有沒有失去對學生的信任。她沒有責怪那些離開的學生,而是從自己身上找原因,她思考了學生離開公司的種種原因,且不斷學習向別人吸取經驗。
經過一番思考,于立生老師首先完善了創業平臺價值理念,使進入平臺的學生認同平臺,找到職業方向,訓練專業技能,掌握專業知識。其次,經營方式轉變,由固定工資制改為項目承包制,項目資金切塊給學生,讓學生們自主完成,剩余資金為勞務費,這樣大大提高了同學積極性。三是開拓業務領域,六大業務領域同時運營,讓大家都有發揮空間。雖然公司在成立初期遇到很多的困難,但是她本著在對于培養學生、希望學生成才、服務社會,創建一個學生創業平臺癡心不悔的心態,一直堅持不懈。在她的努力下,公司日趨好轉。于老師創立的莆田慧贏文創農業開發有限公司和莆田慧享管理咨詢有限公司以及創立了慧贏慧享大學生創業平臺。為大學生創業提供了機會,服務了大學生,成為了高校和社會聯結杻帶。其中慧贏慧享大學生創業平臺為1000多名大學生提供了就業創業服務。
巴金曾說:“我愛人生,所以我愿像一個狂信者那樣投身到生命的海里。”于老師何曾不是如此,身為一名教師,作為一名中共黨員,在平凡的教育崗位上,像一顆星辰,點綴在浩瀚的星空,閃耀著奪目的光輝,呵護著更多的星星發光發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