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少次危險救援,王猛印象最深卻是參軍的第一年,美湖路某大廈煤氣罐爆炸那場事故。在指揮員“一班負責救援”的指示下,作為新兵的王猛頂著七個正在漏氣的煤氣罐,在已經發生過一次爆炸的事故現場,毫不猶豫地率先進入內部解救被困人員。他后來回憶,他當時也沒顧及到自身危險,心中就只有一個念頭,就是快速進入火場,第一時間進行控制,當他看到火焰襲來的時候,他心里很清楚,只有冷靜應戰,方能全身而退。
去年7月,鷺江道海灣公園一孕婦輕生跳橋,消防官兵到場后看到該孕婦雙手正被現場一位好心的大伯牢牢拽住,王猛立即抓住有力時機,在僅容一腳的防護欄外,趁著女子注意力放松,一把抱住,往圍欄里拖。在其他消防戰士的配合下,成功解救該名孕婦。
生命就在眼前,重生僅在瞬間。王猛不負生命的重托,在100多起滅火戰斗和搶險救援中閃爍著消防官兵的青春光芒。
受傷仍不忘“戰斗”,他一直在努力
5月份的那次救援,讓王猛的左膝受了傷。5月中旬,王猛接受了手術。醫生告訴他,恢復期可能要半年左右。術后,王猛在中山醫院住了一周的院。這期間每當聽到有警笛聲響起,王猛總是下意識要起身往下沖。但是,很快他意識到,自己還受著傷,正在康復。
出院后,雖然沒辦法和戰友們一起出警、一起訓練,但是王猛并沒有讓自己閑下來。作為中隊裝備保管員,剛出院的他雖然走路不敢太用力,但是他總是拄著拐杖,一瘸一拐地挪到裝備器材室去,檢查檢查器材、保養保養裝備。
隨著時間的推移,王猛的傷勢好轉,逐漸可以放掉拐杖。這時候,擔心康復后體能跟不上,王猛除了去裝備器材室外,又有了新的計劃。每天,他都會到中隊的健身房去。“腳傷了,那我就練手。”在浮嶼中隊的健身房里,每天都能看到揮汗如雨的他,正在積極練著自己的上肢力量。
雖然十分羨慕戰友們能到一線去,但是受傷后的王猛也有了新崗位——留守在中隊值班室接出警,同時負責日常電話的接通工作,對一些指令進行上傳下達。
到了8月份,雖然還不能大運動量參與訓練,但王猛開始和戰友開著車,熟悉轄區的安保任務區域。在沒有參與熟悉的時間段里,作為中隊的裝備技師,王猛積極為自己“充電”——參加了支隊組織的新裝備培訓,學習新裝備使用和維保。9月初,王猛作為中隊的一名骨干,雖然傷勢仍在恢復期,但是他主動請纓,分擔安保開始的夜間巡查任務。街道、小巷子,無處不留下王猛的足跡。如今,仍然處于恢復期的王猛,又開始努力學習新的裝備維保知識……
寶劍鋒從磨礪出,梅花香自苦寒來。每到逢年過節舉家團圓的日子,王猛同志為了轄區人民的安全舍小家為大家,始終堅守崗位。執勤戰備對于他來說,已然成為一種職責、一種使命。作為一名共產黨員,一名消防子弟兵,王猛同志以實際行動踐行了當代軍人核心價值觀,忠實履行著保衛國家和人民財產的高尚使命,始終把國家和人民群眾的利益放在首位,不怕犧牲,勇于奉獻,他的事跡積極向上,振奮人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