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參與本報環保問答,贏得多肉紀念品
▲居民參加垃圾分類游戲
▲小袋鼠動漫課堂
▲環保沙龍分享會
每個月的第一個周六是屬于文明小袋鼠自己的節日。3月3日,海滄區在海富路商業街舉行2018年學雷鋒志愿服務系列活動啟動暨“小袋鼠文明行動日”主題活動。在活動的啟動儀式,海滄區正式啟動“小袋鼠文明行動日”,號召廣大市民將志愿服務融入日常生活,成為一種習慣。
啟動
小袋鼠與你相約周六倡文明
3月3日下午,在海滄區2018年學雷鋒志愿服務系列活動啟動暨“小袋鼠文明行動日”主題活動啟動儀式上,“小袋鼠文明行動日”正式啟動,今后每個月的第一個周六被確定為“小袋鼠文明行動日”。
2014年夏天,文明小袋鼠誕生在海滄,在全市發起了“垃圾不落地”的號召,迅速贏得了廣大市民的響應,并因此跳上了中央電視臺的新聞直播間。
歷時四年,海滄“文明小袋鼠”活動環保內涵不斷提升,從1.0版“文明小袋鼠 垃圾不落地”到2.0版“文明小袋鼠垃圾要分類”,再到3.0版“文明小袋鼠 垃圾變寶貝“,最后4.0版“文明小袋鼠 文明我先行”。
文明小袋鼠通過層級環?;顒拥牟粩嗤七M,向市民宣傳環保理念和文明公民道德素養。文明小袋鼠的理念與模式獲得了各方的肯定。2016年,海滄區“我是小袋鼠垃圾不落地”青少年環保項目被評為全國“100個最佳志愿服務項目”。
當前,廈門正全面推進生活垃圾分類工作,海滄區再次借助“文明小袋鼠”的品牌力量,再掀垃圾分類熱潮。像延奎小學更是與海達社區進行合作,啟動了“文明袋鼠家庭”評選,讓家長們積極加入到垃圾分類的行列中來。
3日下午,文明袋鼠家庭的代表們更是向全區所有家庭發出了“小手拉大手,垃圾分類我先行”的倡議,號召全體市民一起垃圾分類。
與此同時,海富路商業街的商家代表在啟動儀式上向全區商家發出了文明誠信經營、落實垃圾分類的倡議書,號召市民和商家積極參與文明小袋鼠的行動,共同努力打造海富路特色文明商業街區。
海滄區委文明辦的有關負責人介紹,海滄區將大力推動打造特色文明街區。同時,文明小袋鼠將作為海滄區文明建設的一個吉祥物,讓市民看到小袋鼠就會想到文明,成為一個文明人。而小袋鼠文明行動日的啟動,是海滄區大力弘揚雷鋒精神和深入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體現,活動將充分調動市民參與志愿服務的熱情,也有助于市民文明行為常態化。
活動
在娛樂中學會了垃圾分類
3日下午的活動吸引了很多市民的關注,活動的宣傳方式受到了很多市民的歡迎?!白尷业阶约旱募遥瑥拇瞬辉倭髀涮煅摹!?日下午,一群朝氣蓬勃的小學生,牽著憨態可掬的“文明小袋鼠”亮相,通過歌舞表演《小袋鼠之歌》,正式拉開2018年學雷鋒志愿服務系列活動暨“小袋鼠文明行動日”主題活動的帷幕。
文明小袋鼠的宣傳方式可以說豐富多彩,像《小袋鼠之歌》就是通過歌曲的形式,讓市民能夠在一個愉快的氛圍中接受環保理念。
一直以來,文明小袋鼠注重用環保方式來宣傳環保文明理念,并減少一次性垃圾的產生。比如,啟動儀式現場,兩岸義工聯盟開展了小袋鼠家族合影環保秀,吸引了很多市民的紛紛前往合影留念。市民陳女士帶著女兒跟小袋鼠合影,并當場拿到了照片。陳女士說,回家就可以把照片貼到照片墻上,也提醒自己和家人要做一個文明人。
又比如,現場的“垃圾分類”互動小游戲,將垃圾分類箱搬到了現場,讓市民可以直觀地了解到垃圾要怎么分類,也吸引了不少市民的參與。
現場的“環保知識有獎問答”也吸引了市民排起長隊。“貝殼能放進廚余垃圾嗎?”“舊衣物應該放進哪個顏色的垃圾箱?”這些“垃圾分類”小常識,市民們對答如流,準確率高,不一會兒,工作人員準備的上百個多肉小盆栽禮品,被答題者一掃而空。
有意思的是,現場送出的多肉小盆栽的花盆不少都屬于廢物再利用。比如,家里淘汰的鞋子、罐子等,加以修飾則變得很好看。現場的工作人員介紹說,這在無形中也教會市民如何廢物再利用。
育才小學六年級的林姍玉自己答完題,還站在一邊“聽題”,十幾道題,她全部答對。“在學校和家里,都有做垃圾分類,已經養成了習慣,這些問題很簡單。”林姍玉說,希望海滄能多舉行這樣的活動,好習慣大家共同來養成,我們的家園才能變得更整潔美麗。
互動
分享會上環保達人交流經驗
舊衣物,多余的杯子,舊CD,廢棄的麻將席,紅酒木塞……這些生活中的雜物,你通常會怎么處理?打包丟棄?那就太可惜了。
在啟動儀式的配套活動“小袋鼠環保沙龍之社區環保達人分享會”上,幾位環保達人展示了它們嶄新的模樣:用舊CD當“車輪”,鐵絲做車架,就是一輛炫酷的自行車擺件?;蛟诒?、舊水壺里種上植物,再添幾筆彩繪,不僅能變廢為寶,且個性十足。就連最不起眼的舊布條,在達人們精巧的手作下,也變成了一只可愛的小袋鼠玩偶。這些鮮活的例子都在告訴人們一個道理:換個角度對待垃圾,把它當做資源,廢物也能變成寶貝。
海滄區臺胞社區治理顧問、兩岸義工聯盟前任輪值主席張育琦說,教孩子垃圾分類時,她會帶著孩子一起,指導她完成,特別是在公眾場合時,會將正確做法大聲說出來,這也是以點滴行動影響周邊人的一種有效做法。
延奎小學家委會成員博一媽媽也表示贊同。她認為,孩子還小,可塑性很強,自從文明小袋鼠在海滄延奎小學誕生之后,學校的一系列“垃圾不落地”,倡導“垃圾分類”的活動和教育,已讓孩子自覺養成了習慣,環保意識深入孩子心里。
分享會上,分享經驗的環保達人拋出的觀點中能得到回應。分享會更是通過導報的官方臉書和直播賬號向大陸與臺灣網友進行直播,并引來網友向現場的環保達人討教如何從生活中的點滴踐行環保理念。線上的網友、線下的環保達人與聽眾討論與互動非常熱烈。
在海滄延奎小學,作為配套活動“小袋鼠動漫課堂”首次開課。課程通過與動漫相結合的方式,讓孩子們與文明小袋鼠有了更豐富的互動,讓孩子們在開心歡樂中收獲了垃圾分類知識。
此外,海滄區親子義工還組織開展了潔凈家園活動,黨員志愿者、青年志愿者向商家宣傳環保理念等,與現場的市民與商家形成了良好的互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