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強化上下聯動,形成“共建”局面
省局制定三級共建方案,明確三級共建主體、內容、要求,形成一級帶一級推動,一級帶一級創建的生動局面。
(一)思想廉政文化教育基地共建。“基地”是地稅文化一個濃縮點,既是教人育人基地,又是展示地稅形象的窗口。三年來,“基地”已在省、市、縣89個單位建成。發揮了基地教育作用,僅省局就有200多批次2000多人次參觀學習,受到原省委尤權書記及總局領導肯定。
(二)稅收志愿服務隊伍共建。形成以省局為總隊,設區市局為支隊,縣局為大隊的稅收志愿服務隊伍。截至目前,全省共組織稅收志愿服務隊伍117支,發放稅收志愿服務證書5700余份,每年開展各類志愿活動近千次。
(三)扶貧掛村工作共建。一是干部共派。省、市、縣共同派出干部參加駐村扶貧,近三年共派駐扶貧駐村干部94人。幫扶90個鄉村,掛鉤共建82個美麗鄉村。二是資金共助。省、市、縣三級幫扶資金共同出資,每個幫扶村每年由省局籌措幫扶資金10萬元,市、縣兩級籌措幫扶資金40萬元。十八大以來,全省地稅系統節儉開支、壓縮公用經費1.06億元,并爭取系統外配套資金0.92億元,合計1.98億元用于對口扶貧工作,目前已投入項目320多個,幫助貧困戶脫貧1000多人。
(四)行業示范窗口共建。一是硬件環境共同提升。行業36個省級文明示范窗口省、市、縣共同建設,每年省局投入72萬元,對窗口的硬件設施進行完善。二是軟件經驗共同提煉。省局每年組織一次省、市、縣行業示范窗口活動,以召開報告會、推進會、現場會等形式,推進行業示范窗口經驗總結提煉和完善提高。上屆系統共有6個設區市局被福建省文明委評為文明行業創建先進單位。84個市級行業示范窗口孕育成長。
(五)稅收服務品牌共建。一是打造“閩稅通”服務品牌。加強頂層設計,線上線下整體推進省市縣三級國地稅聯合辦稅,線上開通試運行福建電子稅務局和推出“閩稅通”手機APP,并與閩政通平臺做好對接,優化辦稅體驗。線下推廣“一窗一人一機”聯合辦稅、實現全省通辦。二是積極推行“一趟不用跑”和“最多跑一趟”。省市縣三級統一編制標準化操作指南,統一升級標準化辦稅,細化實施60項便民措施,大幅壓縮辦稅時限。“放管服”成果圖片入選中央在京舉辦的“砥礪奮進的五年”成就展。三是深化掛鉤聯系幫扶企業。建立省市縣三級地稅聯動幫扶企業機制,分級走訪,主動幫扶;制定省人大代表建議、政協委員提案辦理規程,規范高效辦理建議提案,獲省人大充分肯定和代表委員普遍好評。四是深入開展納稅服務蹲點調研。省市縣三級領導班子堅持“一線工作法”,推行“兩掛一蹲點”制度,察實情、辦實事,及時響應合理涉稅訴求,加快解決辦稅堵點、難點、痛點問題,提升納稅人獲得感。在稅務總局2017年納稅人滿意度調查中,全省地稅綜合排名增幅居全國首位。五是大力減稅降負。落實國務院6項減稅政策,出臺十條減稅降負政策服務措施,加強各項稅收優惠政策宣傳、解讀與輔導,全年共減免稅368億元,有力支持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等經濟社會改革,相關典型經驗被省效能辦通報表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