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細(xì)如發(fā)伺候癱瘓婆婆
2010年,李定蘭的婆婆意外摔倒,癱瘓在床,老人生活從此不能自理,這讓原本就不富裕的家庭雪上加霜,李定蘭家以靠種植果樹和農(nóng)田為主要經(jīng)濟(jì)收入,每天早出晚歸,為了照顧兩個老人,讓她不得不比別人起得更早,睡得更晚。生活不易,但她沒有退縮。每天,她煮好飯菜,幫婆婆擦洗、翻身,防止生褥瘡;她知道婆婆這樣的病人,屋里需要經(jīng)常通風(fēng)、打掃,保持干凈。每天地里回來,就是給婆婆收拾屋子,細(xì)心地打掃,讓老人睡的屋子空氣流通。每當(dāng)天氣晴好時,她把婆婆抱到外面曬曬太陽,呼吸新鮮空氣。寒來暑往,她每天都是這樣細(xì)心的照料婆婆,從來沒有過一句怨言。
久臥病床的日子讓婆婆倍感寂寞。勞累了一天的李定蘭,就坐在老人床頭跟她講一些村子里的趣聞軼事,幫老人解解悶。
七年來,每日重復(fù)著端屎、端尿、翻身、擦洗、更換衣服、被單,一口口地喂飯、陪老人聊天……李定蘭就是這樣默默地做著一切,從來沒有一句怨言。提起兒媳,生前在世的婆婆(2017年7月離世)臉上就堆滿笑,開口第一句話就是:“我的兒媳婦好啊,好得真的沒話說。”
孝心贏得鄉(xiāng)鄰交口稱贊
多年來李定蘭就這樣叔叔、婆婆照顧著,兩個家來回跑著,忙得像一個陀螺永不停歇。雖是平常事,佳話傳百里。每當(dāng)大家跟她說起,為什么不讓其他媳婦來幫忙照顧一下嗎?李定蘭說不出什么高深道理,只是認(rèn)為:“孝敬老人本來就是應(yīng)該做的,也是必須做的,如果自己不孝敬老人,不給子女樹榜樣,等到自己老了,也就沒有人照顧了。”照顧老人這樣的事情一朝一夕的誰都可以,但能這樣長年累月的可沒有幾個人能堅持下來做到的。她的一言一行,農(nóng)場里人看在眼里,放在心上。她用真誠的愛心和孝心感動著家里每一個人,同時也感動著身邊的每一個人,鄉(xiāng)鄰都夸她是“敬老好兒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