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揮黨組織核心作用 加強師德師風建設
□ 山西大學附屬中學
山西大學附屬中學成立于1955年,是山西省教育廳和山西大學共建的省級示范高中。近年來,學校緊緊圍繞創建文明校園的總任務,以培養“杰出人才后備軍”為目標,以師德師風建設為重點,構建起特色鮮明的德育培養系統。
發揮好黨組織的政治核心和監督保障作用,是堅持正確辦學方向、培養合格人才的根本前提。根據中央《關于加強中小學黨的建設工作的意見》,我校完善了中心組理論學習、黨政聯席會議、民主生活會等制度,形成了科學的民主決策、監督保障機制,為學校治理提供了強有力保障。同時,學校扎實推進“三基”建設,開展了支部標準化建設,十二個黨支部的286名黨員,在學校管理、教育教學、后勤服務等崗位上默默奉獻、示范帶頭,為辦學質量持續提高發揮了不可替代的作用。
優良的師德師風是落實立德樹人總要求的基本保障。學校建立了師德管理、考核評價制度,與每個教師簽訂師德師風承諾書。鼓勵教師在校本課程開發、指導學生活動等各自擅長的領域成就事業,實現人生價值。通過建立師徒協議、課堂診斷、一周兩研、崗前培訓、教學競賽等一系列制度機制,為教師專業發展搭建成長平臺。健康積極的教師文化,尊重包容的學校氛圍,促使廣大教職工更加愛崗敬業、立志建功成才。近兩年,我校教師共有37人次榮獲國家級先進個人、省中小學名師、省學科帶頭人、骨干教師、省教學能手等榮譽和專業稱號。學生高考成績在全國名列前茅,在全國高水平學科競賽及科技創新、藝術體育等比賽中每年有2000多人次獲獎,獲獎等級、人次均居全國高中最前列。
扎實落實思想道德教育,既是貫徹立德樹人教育宗旨的首要任務,也是回歸教育“培養人”的本質。我校的德育培養系統,從“健康的心理、良好的規范、正確的價值觀”三個維度確立目標,以“愛心、責任、感恩、誠信”為重點,依托校本德育課程、專題系列活動、實踐培養十項制度等有效載體,形成了以學生“自主管理、自我教育、自主體驗、自我完善”為特色的德育模式。
在實踐中,學校努力探索校園文化活動的課程化、社團化、項目化,不斷創新活動載體。一是把文化活動納入課程管理,先后開發了語文節、英語節、藝術節、體育節、讀書節、科技節、足球節、藏文節、心理節等近十個文化節項目;二是引導學生成立社團聯合會,對60余個社團進行管理、引導和服務;三是堅持開展有影響、成系列的校園主題文化活動,并逐漸形成了固定的項目。
文明校園創建任重而道遠。我們要牢記立德樹人的光榮使命,全面落實文明校園建設的各項任務,持之以恒、久久為功,不斷把學校教育教學工作推向前進。
(報告人:山西大學附屬中學黨委書記 王雪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