抓早抓緊抓實 深入推進文明校園創建
□ 陜西省文明辦
一直以來,陜西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視精神文明建設工作,把創建文明校園作為加強和改進青少年思想道德建設的重要抓手,作為群眾性精神文明創建活動的重要內容,作為“厚德陜西”建設的重要載體,持續開展,深入推進,取得了良好的社會效果。
在中央文明辦的指導幫助下,陜西從20世紀90年代中期就開始了創建文明校園工作,納入創建規劃,統一安排部署,精心組織實施。全省各市、縣按省里的統一部署堅持開展創建文明校園活動。同時,在省文明委的指導協調下,省委教育工委、省教育廳結合教育系統實際,也在全省高校和中小學校部署開展了多種形式的創建活動,形成了地方文明委和教育系統的文明創建相互結合、相互促進的格局。
經過二十余年的持續創建,全省已經形成了由省、市、縣三級文明校園構成的先進群體。截至2016年底,我省共有省級文明校園213所,市級文明校園979所,縣級文明校園776所,其中獲評全國文明單位的學校有8所,各級文明校園總數占全省現有學校數量的22%。
在中央文明辦的精心指導和大力支持下,省文明辦組成課題組,在充分調研、聽取多方意見的基礎上,經過反復研究評審修改,制定了《陜西省省級文明校園測評體系》。2014年以來,特別是2015年教育部、中央文明辦《關于深入開展文明校園創建活動的實施意見》下發后,根據中央要求和實踐發展需要,省文明辦組織人力又對省級文明校園測評體系再次作了完善。使創建文明校園工作緊緊圍繞“立德樹人”這個根本任務,以“厚德陜西”建設活動為依托,更加突出建設思想道德、建設文明風尚、建設理想信念,把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和中國夢的宣傳教育貫穿創建活動始終,注重以文化人、以德育人,使創建活動更加體現學校特點、突出學生主體、符合教育規律、厚植道德根基。
為了從根本上解決“獎牌到手,創建到頭”的問題,2014年,我們在充分調研論證的基礎上,結合我省創建工作實際,研發建設了“陜西省文明校園創建常態化網絡管理系統”,創建學校根據測評體系的要求,通過網絡適時報送本校開展創建活動情況,實現了對創建工作的全程監督管理。此外,還對創建工作情況半年一通報、一年一評比,對半年測評分數達不到40分的學校發出工作預警,對年度測評分數達不到70分的學校提出黃牌警告。為了杜絕臨時創建、突擊創建,我們規定所有申創學校必須提前兩年提出創建申請并注冊進入常態化管理系統報送工作情況,兩年的創建成績按4:6進行折算。這些做法有力地推動了創建活動的深入開展,有效解決了文明辦對文明校園管理“燈下黑、睜眼瞎”的問題。
(報告人:陜西省文明辦專職副主任 鮑貽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