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明創建刷新顏值
冬日的海滄驕陽普照,城區在海的懷里,被蔭成綠色,城與景相互偎依,俯仰生姿,站在大屏山上深呼吸一口,沁人心脾。
“在許多人看來,城市美不美、環境好不好,與生活的幸福指數息息相關。海滄正是牢牢抓住群眾對高顏值城區的美好需求,轉動生態文明建設與文明創建工作同頻共振的‘齒輪’,依托文明創建的抓手,不斷提升城區的靚麗顏值,為群眾帶來看得見的幸福感。”文明辦相關負責任人介紹。
海滄環境空氣質量優良天數比例達98.09%,城鎮污水收集率100%,生活垃圾收運全處理和村莊生活污水治理實現全覆蓋……扎實的創建工作為海滄捧回了亮眼成績單,作為國家首批生態文明建設示范區,海滄再迎喜事,上個月,海滄區人民政府正式通過ISO14001環境管理體系認證,這標志著海滄的環境管理實現了與國際軌道的對接,并將推動全區生態文明建設再上新臺階。
與此同時,海滄始終堅持問題導向,以增強群眾獲得感為宗旨精準發力,通過多管齊下美化市容環境,多方聯動打造平安社會,重拳出擊整治交通亂象等舉措,精心用心為海滄“梳妝打扮”,讓廣大市民切實享受到文明城區創建的累累碩果。
值得一提的是,開展文明城區創建過程中,海滄逐步建立起文明城區創建領導機制、部門之間溝通聯動機制、問題整改督查協調機制、文明創建暗訪通報機制等“四項機制”,確保文明城區創建各項工作落到實處、常態長效。
文明創建成風化人
作家三毛說過,“每個人心里一畝田,用它來種什么?種桃種李種春風。”在海滄,文明創建不單是一場行動、一次評比,它所帶來的文明之風已成為提升市民文明素養最好的“催化劑”,成風化人,潤物無聲。
近日,作為首屆中國青年志愿服務項目大賽金獎項目,海滄區選送的“兩岸義工志愿行”在1500個往屆獲獎項目中脫穎而出,獲得第四屆全國青年志愿服務示范項目創建提名,并將在經過一年的創建評估后正式獲授“全國青年志愿服務示范項目”榮譽稱號。
“這是一份屬于42383位海滄志愿者共同的榮譽。”據了解,在文明創建過程中,市民的文明素養不斷提升,學雷鋒意識持續增強,參與志愿服務的熱情越發高漲。如今,海滄共有42383人在“志愿廈門”系統進行志愿者注冊登記,占全區常住人口的12.4%,今年廈門會晤期間,日均參與志愿服務的人數超15000名。
值得一提的是,通過海滄志愿者的共同努力,一個個響當當的志愿服務品牌不斷提檔升級,其中,“我是小袋鼠·垃圾不落地”環保行動志愿服務項目和“兩岸義工聯盟”一起躋身全國志愿服務“四個100”行列;“悅讀福袋·傳遞愛”獲得“第三屆中國青年志愿服務項目大賽”銀獎;今年8月11日,海滄區被授予全市文明禮讓斑馬線示范區……
在這樣的文明沃土中,好人像種子一樣處處發芽。在海滄,道德模范黃美德、中國好人陳雅勤、最美農民陳俊雄、感動廈門人物鄭忠平等25位各類先進典型及20位孝道民星相繼涌現。
與此同時,13部以這些先進典型的凡人善舉為主題的微電影火熱上線,其中,僅第二季5部微電影網絡點播量就達到496007次,產生了良好的社會反響。此外,海滄還將這些先進典型組成“耕讀文化講說團”,深入村居、學校等基層一線開展宣講,一股學習先進、崇尚先進、爭當先進的濃厚氛圍在海滄形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