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場
嘉年華辦給義工 也由他們自己來辦
“這是心的呼喚,這是愛的奉獻,這是人間的春風,這是生命的源泉……”,伴著快閃節目《愛的奉獻》,第四屆海滄兩岸義工嘉年華活動歡樂開場。50位明星義工率先登臺,他們大方走上紅毯、笑盈盈揮手致意,對于“粉絲”的合影要求也一一滿足。這一刻,義工們明星范兒十足,享受著專屬于他們的鎂光燈。
這其中,有最文明義工,有最堅持義工,有最活躍義工,有最專業義工,有明星義工家庭等……10多個特別設置的獎項頒給了50位明星義工。
海滄檢驗檢疫局的楊立國義工今年獲得“最堅持明星義工”的稱號。他在小區散步時結識了“煙霧女孩”汪瑤(她患腦底異常血管網,被稱為“煙霧病”),從此開始了長達八年的幫扶歷程。不但個人向汪瑤提供幫助,楊立國還發動單位科室、黨支部同事共同參與,通過捐助的形式幫助汪瑤購買康復理療器械、藝術創作素材等。現在,一個“扶瑤筑夢”的志愿服務項目逐漸壯大,包括楊立國在內的眾多義工參與其中。他們正致力于幫扶更多有夢的“特殊”人士。
活動現場,其他義工則玩得更嗨。廣場前方,親子義工搶著和“文明小斑馬”“文明小袋鼠”合影; “環保”“安全”“文明”“關愛”四個公益活動互動區前,圍滿了參與的市民群眾;汪瑤創作的藝術品正在進行義賣,不少人慷慨解囊,這些善款將全部捐給困難義工蘇美珍家庭……熱鬧的場景感染了過往的群眾,一個小時里,50多名市民“入列”,成為義工團隊的新成員。
溫情的關懷,更讓義工感動。在16日下午,兩岸大健康公益論壇配套舉行,主辦方邀請中西醫專家開設健康講座,叮囑義工志愿者在服務他人的同時,也多關愛保重自己的身體。
值得稱道的是,包括紅毯秀、節目展演、獎項名稱、互動活動在內的嘉年華活動所有細節,全部由海滄兩岸義工聯盟的志愿者精心設計。這場活動辦給義工,也由義工自己來辦。
>>實效
志愿服務注重傳承 干實事且能見實效
紅毯、頒獎、展示、合影……本屆海滄兩岸義工嘉年華上,滿滿的儀式感展現出社會對義工群體的尊崇與禮遇。而現場往屆明星義工對新一屆明星義工頒獎,以及新老兩岸義工聯盟輪值主席的交接,則更多地體現了海滄區志愿服務精神的傳承與延續。
“拿到獲獎證書,既是榮譽也是責任,這已經是我連續第三年參加義工嘉年華活動了,真切感受到社會對義工的尊崇。”最文明明星義工沙謙益來自臺灣,他長期在海滄法院做法律調解的志愿服務工作,“作為明星義工,我更有責任把志愿服務的精神傳承下去。”
舞臺上,海滄兩岸義工聯盟輪值主席張育琦正將聯盟主席的“接力棒”交接給新一屆輪值主席——海滄石室禪院義工團團長陳盈。輪值主席任期半年,負責牽頭組織執行兩岸義工志愿項目。
“在海滄,義工干的多是社會領域的小事,但也全部是影響生活的實事,而且馬上能看到實在的效果。半年的輪值主席任職期間,我見證了義工志愿者群體的強大。” 張育琦在現場分享兩岸義工聯盟前往龍巖扶貧助學的故事。
>>品牌
項目成國家級示范 孵化推廣作用突出
與往屆相比,本屆兩岸義工嘉年華上,對志愿服務的項目化、品牌化宣傳更加突出,這也是海滄區推進志愿服務工作的指導思想。現場活動期間,主辦方還進行了海滄首屆志愿服務項目大賽的頒獎儀式。
值得一提的是,就在本月初,作為首屆全國青年志愿服務項目大賽金獎項目,海滄區選送的“兩岸義工志愿行”在1500個往屆獲獎項目中脫穎而出,獲得全國青年志愿服務示范項目創建提名,“她”將經過一年的創建評估后正式獲授“全國青年志愿服務示范項目”榮譽稱號。
不僅如此,海滄還在常態化開展各類志愿服務培訓、推進兩岸志愿服務交流、不斷提升志愿者和志愿服務團隊服務水平的同時,充分發揮平臺的孵化和推廣作用,涉臺法庭志愿服務隊、自貿區兩岸志愿服務隊、長庚醫院志愿服務隊等一批品牌隊伍不斷成型壯大,“我是小袋鼠·垃圾不落地”“悅讀福袋·傳遞愛”“親子義工體驗日”等志愿服務品牌不斷提檔升級。其中“我是小袋鼠·垃圾不落地”環保行動志愿服務項目和“兩岸義工聯盟”共同躋身全國志愿服務“四個100”行列。
海滄區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設辦公室主任李碧蓮告訴記者,海滄更加提倡志愿服務通過制度化、規范化、項目化來運作,并注重引導志愿服務項目的品牌化建設。“本屆嘉年華上,20個獲獎項目在廣場兩側進行集中展示,既是項目一年運作的成果展示,也是鼓勵與宣傳,期待更多市民群眾發揮愛心,廣泛參與志愿服務。”
海滄團區委副書記黃靈敏表示,海滄的廣大青年志愿者也是兩岸義工聯盟的一員,他們除了參與義務星期六的固定志愿服務活動外,本身還是其他志愿服務項目的成員,“團區委正著手將零散的志愿服務活動提升到項目的高度,再將其孵化成為品牌。今年嘉年華的展示,就是項目品牌化的一個生動展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