讓失信者無處遁形
2016年11月,中央深改組第二十九次會議審議通過《關于加強個人誠信體系建設的指導意見》。要大力弘揚誠信文化,將建立誠信記錄、實施守信激勵和失信懲戒措施作為誠信建設的主要方面,以重點領域、重點人群為突破口,推動建立各地區各行業個人誠信記錄,強化應用,獎懲聯動,使守信者受益,失信者受限。要加強個人誠信教育,完善個人信息安全、隱私保護與信用修復機制,完善個人守信激勵和失信懲戒機制。
最高法開通了網絡執行查控系統,目前已與中國人民銀行、公安部、交通部、工商總局、銀監會、證監會等部門對接,可以在全國22萬個銀行營業網點對被執行人的財產進行查控。2016年,最高法會同國家發改委等44家單位聯合簽署了《關于對失信被執行人實施聯合懲戒的合作備忘錄》。同年,中辦、國辦聯合印發《關于加快推進失信被執行人信用監督、警示和懲戒機制建設的意見》,規定了11類37項懲戒措施,使“老賴”寸步難行、無處遁形。
十九大報告指出,要提高人民思想覺悟、道德水準、文明素養,提高全社會文明程度。針對重點領域、重點人群,如何推動建立各地區各行業個人誠信記錄?如何真正實現守信者受益,失信者受限?記者在江西南昌進行了調查。
![]() |
![]() |
責任編輯:康金山 |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