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從福建省泉州市工商局獲悉,近期,泉州市將啟動企業年報信息和經營行為抽查工作。各相關部門將對已年報的企業年報信息和經營行為進行隨機抽查。其中,守信企業和失信企業將分別按照1%、15%的比例抽取,共抽取守信企業1378家,抽取失信記錄企業1959家進行檢查。
采取跨部門抽查方式檢查年報信息
“與以往不同的是,今年泉州市將采取跨部門的方式,隨機抽取3337家企業進行聯合檢查。屆時,工商、統計、人社、質監、食藥監等部門將聯合抽查企業的年報信息和經營行為。”據泉州市工商局相關負責人介紹,此外,抽檢年報的比例也因企業信用情況的不同而有所差別,企業信用等級越低,其年報被抽到的概率就越大。
據悉,對于截至2017年6月30日已公示歷年度年報、未被列入過經營異常名錄且2014-2016年度無工商行政處罰記錄的企業,相關部門將按1%的比例隨機抽檢;對于截至2017年6月30日已公示2016年度年報、列入過經營異常名錄或2014-2016年度有工商行政處罰記錄的企業,相關部門將按15%比例隨機抽檢。
“檢查分為一般檢查信息和重點檢查信息,企業應尤為注意重點檢查信息,因為一旦發現與檢查情況不一致,就將被列入異常名錄。”據介紹,檢查人員將采取書面檢查、實地核查、網絡監測等方式進行檢查。檢查中,對于一般檢查信息,如聯系電話、郵政編碼、電子郵箱、網址、企業通信地址等,可以做一般性核對,發現公示信息與檢查情況不一致的,不直接作為隱瞞真實情況、弄虛作假等情形處理,而是先要求企業改正;但對于企業實繳出資、投資設立企業、購買股權、資產財務、行政許可、行政處罰等重點檢查信息,如發現存在公示信息與檢查情況不一致的,作為隱瞞真實情況、弄虛作假等情形處理,列入經營異常名錄。
今年以來,泉州市共有20475家企業被列入經營異常名錄、3404家企業從經營異常中移出,131497家個體工商戶被標注異常狀態、12065家個體工商戶被取消異常狀態標注。被標注異常的企業多為未按時報送年報所致。
建立協助檢查年報的工作機制
據悉,為提升監管成效,年報引入了會計師事務所等專業機構,建立協助檢查工作機制,相關會計師事務所將對企業年報信息出具審計意見。檢查人員將先查詢受檢企業公示信息、工商登記備案信息、行政處罰、行政許可、資產財務、納稅總額等相關信息,而后通過告知信函、電話等方式先行與企業取得聯系,告知檢查事項、預約檢查時間,同時告知企業應當提供的備查材料,包括營業執照、公司章程、財務報表、財務賬簿、審計報告、納稅證明、銀行進賬單、相關行政許可證明等。
在實地核查過程中,檢查人員會把多種渠道收集的材料與企業公示信息進行比對,或者實地詢問調查,對企業公示信息的及時性、準確性、真實性進行確認。檢查結束后,檢查人員將在5個工作日內把檢查結果錄入公示平臺。
信息弄虛作假的企業將被列入異常名錄
記者了解到,對于檢查中發現的不同情況問題,相關部門也將采取不同處理方式。如對于發現企業未履行即時信息公示義務的,工商部門將書面責令其在10日內履行公示義務;企業未在責令期限內公示信息的,工商部門將在責令期限屆滿之日起10個工作日內作出將其列入經營異常名錄的決定并予以公示;對于發現企業公示信息隱瞞真實情況、弄虛作假的,工商部門將在查實之日起10個工作日內作出將其列入經營異常名錄的決定。
對于檢查發現“通過登記的住所或經營場所無法聯系的”,工商部門將保存、錄入相關證據材料,在查實之日起10個工作日內作出將其列入經營異常名錄的決定并予以公示;對于企業不予配合情節嚴重的,工商部門將把企業名稱、不予配合檢查次數、時間、情形等信息,通過公示平臺予以公示。
對于未按照規定報送年報的企業,經補報年報后可以申請移出經營異常名錄。對于申請移出異常名錄企業的年報信息,受理申請的單位要組織對其年報信息進行檢查。
![]() |
![]() |
責任編輯:孫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