廖俊波,男,漢族,1968年8月出生,中共黨員,生前系福建省南平市委常委、常務副市長兼武夷新區黨工委書記。
廖俊波同志是福建南平山區成長起來的優秀干部,是“兩學一做”學習教育中涌現出的先進典型,是新時期共產黨人的楷模。
他出身普通家庭,南平師專畢業后當過中學老師、鄉鎮干部,在縣鄉兩級做過主要領導,也在產業園區等經濟建設主戰場磨礪過,經受了全面鍛煉,政治意識、大局意識、核心意識、看齊意識強,講紀律、守規矩,執行中央和省委決策部署態度堅決、毫不含糊。特別是被評為“全國優秀縣委書記”、受到習總書記接見后,他工作更加勤奮努力了,他多次對家人講,組織上給了我這么高的榮譽,唯有加倍努力,才能報答組織的厚愛和人民的信任。
他對群眾充滿感情,始終惦記著群眾的冷暖安危,想問題辦事情都十分注重基層實際和群眾利益。在政和工作的幾年時間,他在群眾最關切的脫貧攻堅、教育醫療、基礎設施等方面都交出了一份出色的答卷,全縣貧困人口減少了3萬多人,脫貧率達69.1%。他把群眾當親人,用心用情為群眾辦實事、解難事,用自己的“辛勤指數”換來群眾的“幸福指數”。
他在任何崗位心里都有一團火,激情燃燒,感染和帶動身邊的每一位同志。他工作經歷的崗位,都是“背石頭上山”的重活累活,需要比別人付出更多的艱辛和努力。但他始終把工作當事業干,樂在其中,總有使不完的勁。他在政和任職時,創造了在傳統農業縣建起省級工業園區的“政和速度”。他離開政和時,全縣財政總收入翻了兩倍多,還連續三年進入全省縣域經濟發展“十佳”,實現了貧困縣脫胎換骨的蛻變。他敢于擔當、勇于創新,經常鼓勵干部:“只要是為了發展、為了群眾就大膽去干,有責任我來擔”,不管在哪個崗位他都能迅速進入角色,打開局面。4月15日人民日報頭版發表的《樵夫的“魔力”》一文就是俊波同志忘我工作、苦干實干的真實寫照。
他把“肝膽干事、干凈做人”作為自己的座右銘。只要“朋友關系”不要“利益關系”是他做人和交友的原則。他到武夷新區任職后公開表態:“誰要是打著我的旗號搞工程,你們要馬上拒絕,我沒有這樣的親戚!”生活中,他始終廉以自守,加班熬夜是常態,卻從不給自己開小灶。他十分注重家風家教,他愛人工作27年,至今仍然堅守在教學第一線。一家人都住在普通的居民樓里,家中裝修簡樸、陳設簡單。他克己奉公,淡泊名利,修身齊家,同事朋友們都說,他渾身陽光、清徹透亮,滿滿的都是正能量。
2015年6月廖俊波被評為“全國優秀縣委書記”, 2017年4月9日,中共福建省委追授廖俊波同志“全省優秀共產黨員”稱號,6月6日獲“全國優秀共產黨員”稱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