連美華,女,1955年7月出生,中共黨員,泉州市泉港區峰尾鎮郭厝少數民族村一名普通農村婦女。不論嚴寒酷暑,郭厝村的人們都會看見一位老年婦女推著輪椅出現在鄉間小路,她就是連美華,坐在輪椅上是她的丈夫郭厚財。
她31年如一日毫無怨言地服侍喪失自理能力殘疾的丈夫。31年來,連美華自強自力,用并不堅實的肩膀,擔起一家沉甸甸的擔子,供給兩個孩子上學,并培養成人。
1986年9月的一天,這是連美華家一生中最不幸的日子,剛過30歲,連年被評為先進生產者的“模范丈夫”郭厚財,在龍巖銅羅坪礦井井下打塞釬時,因煤炭塌方搶險在前,全身被煤淹沒,生命垂危……
堅持挽回的生命
消息傳來,連美華幾乎昏了過去。她從鄰居那里借了點錢,匆匆離開泉港區峰尾鎮郭厝村,奔向龍巖第一醫院。
郭厚財經醫院確診:砸傷腰療,五根肋骨骨折,龍骨完全性脫節,住了3個月,無法施行手術,急需轉院。在公司的支持下,連美華含淚把昏迷不醒的丈夫先后轉到漳州175醫院、福州倉山骨科醫院、建甌榮軍休養院,但這些醫院無一例外地回答:沒救了。看在連美華的苦苦哀求上,醫院同意收下,一住就是1年零7個月,花了近10萬元,郭厚財身上的肌肉萎縮死爛,病情繼續惡化。
但是,郭厚財沒有被命運的濁浪吞噬。在連美華的不離不棄和郭厝財頑強抗爭下,1988年5月,建陽地區醫院特地從天津聘請專家來為郭厚財施行了高難度的手術,隨后又轉建甌榮軍休養院。郭厚財終于從死亡線上掙扎了回來。
3年的醫院生涯,連美華幾乎嘗盡了人間所有的苦難。那時,每月僅靠丈夫30元的工資,支撐著包括帶去的3歲女孩的生活費用。為了丈夫早日康復,她每天喂水喂藥喂飯,精心照料護理;晚上,陪在病床上度過千余個不眠之夜。為了給丈夫增加點營養,連美華只能用最便宜的青菜、地瓜充饑,并因此患上了嚴重胃出血。在榮軍休養院,許多醫生和護士見到連美華吃的是養豬的地瓜,十分同情,時常拿些飯菜票給她。連美華舍不得花掉,除供給丈夫和女兒的生活外,其余的全都節余起來還債。為了給丈夫治病,目不識丁的她東奔西跑,四處求醫問藥。生活的沉重打擊并沒有使連美華垮下來,反而激起他承擔一切的勇氣。因為,她堅信,丈夫有朝一日定會康復。
![]() |
![]() |
責任編輯:卓志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