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唯威同志是福建省監獄管理局中心醫院——建新醫院麻醉科一名普普通通的護士,她在花一樣的年紀里,把青春種植在了建新醫院,28歲那年,笑顏如花地走進婚姻的殿堂,為人妻。幸福的家庭是如此的相似,體貼的丈夫、疼愛自己的公公婆婆,還有在結婚兩年多后好不容易迎來的愛的結晶——可愛的女兒。然而,看似普普通通的她卻有著并不普通的人生經歷。
天有不測風云,當一切的美好才剛剛嶄露頭角的時候,命運第一次跟她開起了惡劣的玩笑。2010年9月,也就是女兒即將滿周歲之際,黃唯威同志的丈夫突患急性白血病,經過幾個月與白血病的頑強抗爭,最終還是被無情的病魔奪去了寶貴的生命,離開了不諳世事的女兒、悲痛欲絕的妻子和痛失獨子的雙親。送走丈夫,面對深受“白發人送黑發人”打擊的公公婆婆以及嗷嗷待哺的女兒,她抑制住內心的哀傷。
當不幸來臨的時候,她用柔弱的肩膀頂住了生活的狂風暴雨;當眼前困難考驗著現實生活的時候,她用傳統中國女性最樸素的方式詮釋了對離世愛人的承諾——要替去世的丈夫加倍地孝敬兩個老人家。她沒有像世俗的那樣在丈夫去世后便搬離公公婆婆住的地方,甚至是停止對兩位老人的贍養或關愛,她沒有。她隱藏起最沉重的哀愁,承擔著生活的重擔,她用一點一滴的愛溫暖著老人和年幼的女兒,一步步向著善良的峰頂邁進。盡管滿屋子都是充斥著關于已故丈夫的種種回憶,她愣是壓住時不時涌上心頭的難過、心酸,始終用稍顯沉重卻高高上揚的嘴角去面對單純無辜有天真爛漫的孩子、面對日漸滿頭銀絲且精神不濟的公公婆婆、面對自己分外疼惜自己卻無能為力的父母,只為了避免讓孩子過早地體會到人間的不快樂,只為了盡早帶領公公婆婆逃離頭頂上籠罩著的那片陰霾,只為了讓分外疼惜自己的父母放下懸著的那顆不安的心......
是的,時間一直都是醫治所有心理創傷最好的良藥。她想,自己苦點累點不算什么,看著孩子們健康成長,公婆的身體健康,那那點苦又算什么。經過三年的努力,她用溫情與智慧細心照料公婆,為老人排憂解難,她用自己的真心換來得公公婆婆的真心,日子一天一天過去。孝,是洋溢在公婆臉上的笑容,回蕩在房間里的笑語,是其樂融融的一家親。黃唯威同志也漸漸地走出了失去心愛丈夫的陰影,在她身上無處不展現了一個東方女性的善良和賢惠。可是無情的命運卻沒有對她停止開惡意的玩笑。2013年,黃唯威同志被確診患有“重癥肌無力”。對于一般人來說,“重癥肌無力”還不是很熟悉的字眼,它醫學上的定義是:一種由神經、肌肉接頭處傳遞功能障礙所引起的自身免疫性疾病,臨床主要表現為部分或全身骨骼肌無力和易疲勞,活動后癥狀加重,經休息后癥狀才能有所減輕。重癥肌無力患者隨時有癱軟倒地的危險,甚至時常連梳頭這樣最最簡單的動作都無法自行完成,更何況還要照顧上老、下小,以及完成并不輕松的日常工作。
![]() |
![]() |
責任編輯:卓志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