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漢隆,福建省泰寧開善鄉池潭村人,中共黨員,將樂長線分局維護員。2015年6月村兩委換屆時,以高票當選,任村民兵營長。2016年5月8日凌晨,泰寧縣開善鄉池潭村突發特大地質災害,泥石流沖毀了池潭水電廠擴建工程施工單位的生活營地和池潭水電廠廠區辦公大樓,幾十名工人被掩埋。災難發生后,張漢隆不顧個人安危,穿越隨時都有可能發生道路塌方、山體遛方、橋梁坍塌等自然災害險象環生的危險路段,義無反顧沖鋒在前,帶領村民最先抵達事故現場展開救援,成功救出一名工人(也是此次災害被救出的唯一幸存者)。在第一時間將災情向外傳遞,為上級成功指揮救災贏得寶貴時間。
不畏艱險 勇救泥石流災害中受困工人
2016年5月8日凌晨4點多,還在睡夢中的張漢隆被一陣急促的電話鈴聲吵醒。電話中,他被告知池潭水電廠擴建工程生活營地發生特大泥石流,很多工人被泥石流掩埋。聽到這個消息后,他立刻從床上爬起來,召集了4、5個村民開上自己的皮卡車急匆匆前往事故現場。雨還在不停的下,天還沒亮,車在能見度很低的情況下艱難行進,黎明前的山區顯得異常蕭殺。行進中不時有巨石從山上滾落,巨石相撞發出駭人的轟隆震響,道路沿線出現大量塌方和山體滑坡,山谷里的暴漲溪水夾雜泥沙無情地漫過堤岸沖刷著路面,路面石頭、斷木散布,洋山橋在他們通過幾分鐘后就被洪水沖垮,他們看著車后面騰起漫天水霧,橋梁在水霧中瞬間消失。他說:“現在想來,我們往前也是命懸一線,只是我們幾個人很幸運”。當車行進到池潭水電廠擴建工程沙石料場附近,道路被沖斷無法通行,他們只能棄車奔赴事故現場。巨石、淤泥就在腳下,他們深一腳淺一腳地向前跑著。張漢隆的膠鞋陷在泥漿里無法抽身,鞋子被深厚的泥漿包裹住,無法抽出雙腿,他干脆抽脫了鞋,赤腳前進,沙石扎著腳板如刀割一般,他全然不顧咬緊牙關,忍著刺痛,光腳繼續向前跑著,他只有一個念頭—盡快抵達災害現場。
到達災難現場后,眼前的一幕讓他震驚了:往日整齊劃一的一排排鋼架工棚不見了,只在淤中露出殘損的屋頂;附近的山谷被泥石流沖了一條又深又寬的溝壑;營地、辦公區被巨大的石塊和淤泥掩埋。
雨還在下,洪水還在向下瀉,張漢隆顧不上隨時可能發生的二次災害,沖進現場組織身邊的人立刻展開營救。
山谷里大多地方移動信號較弱,他就跑到有較強信號的地方,向外通報災情,迅速準確地回答救災臨時指揮部的災情咨詢,為組織救援提供了重要情報信息,使就近救援力量能迅速集結到達,為后續救援工作提供了依據和爭取了寶貴的時間。
“在當時那種形勢嚴峻的情況下,心中只想著救人,壓根沒考慮會不會發生二次災害,也沒考慮自己也身處險境,已顧不了自己了。”事后,張漢隆如是說道。
他們一邊高喊著“有人嗎?請應一聲,”一邊循著現場遇難幸存的工人呼救的聲音。在一處移動板房的一側發現了一名受困工人,此時這名工人被鐵板、木頭和石塊夾得嚴嚴實實,難以脫身,陷入了昏迷。張漢隆一邊對他大聲呼喊,喚醒他的意識,鼓勵他堅持下去,一邊讓同行的村民找來了切割工具。為保證受困工人能得到及時的救治,細心的他還提前安排一位村民趕回村找來村醫。此刻時間就是生命,張漢隆與時間展開了賽跑,由于移動板房的墻板內填充著易燃物品,強行切割很容易被高溫氣體引燃,機智的張漢隆拿衣服把受苦工人裸露在外面的身體部位蓋住,然后慢慢地把墻板切隔成塊,一塊塊從泥漿沙石中抽出來。經過兩個多小時的施救,受困工人被成功救出。
![]() |
![]() |
責任編輯:卓志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