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文謙,男,1920年出生,今年98歲,家住仙游縣革命老區(qū)村度尾鎮(zhèn)中峰村,曾為游擊隊員,退休職工。
“耄耋之年,他偏偏四處打工、散盡家財。400多個貧困孩子的學業(yè),成為他唯一的牽掛。俯首甘為孺子牛,蠟炬成灰淚始干,他為教育樹立了一座愛的豐碑。”這是第五屆“感動福建十大人物”組委會給予黃文謙老人的頒獎詞。如今,8年過去了,他仍堅持打工,累計助學助貧困40多萬元、1000多人次。
耳聰目明好壽星
黃文謙,家住仙游縣革命老區(qū)村度尾鎮(zhèn)中峰村,今年98歲,曾為游擊隊員,退休職工。他身體健康,步伐勇健,上下樓梯如履平地,自己栽花種菜、種瓜種豆、拾掇作物;他心寬體矍、溫和健談,說起往事,如數(shù)家珍;他耳聰目明,至今還在福建康輝食品公司當專職會計、財務總監(jiān),每天記錄大小事務,蠅頭小概,字跡清秀,樁樁件件,條理清晰;他熱心公益,樂于助人,打工賺錢,福澤四方。2007 年,他當選為第五屆感動福建的十大人物之一;2011年12月,他被市委、市政府表彰授予“關心下一代先進工作者”稱號,被仙游縣委、縣政府授予“關心下一代突出貢獻獎”;2013年,他當選“感動仙游十大人物”之一。2015年評為首屆莆田市道德模范。2016年評為全國“最美志愿者”,并當選為中國文明網(wǎng)“好人365”專刊封面人物。
黃文謙,從小家境貧苦,父親早逝。解放戰(zhàn)爭期間,黃文謙積極參加仙游地下游擊隊工作,解放后在度尾鄉(xiāng)人民政府工作,并于1950年1月加入中國共產(chǎn)黨。文革期間,他返回家鄉(xiāng)務農(nóng),并自學會計。改革開放后,黃文謙在福州一家食品公司任職,從會計員做起,升至財務總監(jiān)。1984年,已64歲的黃文謙退休后回到老家。本想可以安度晚年了。沒想到剛剛創(chuàng)辦的福建康輝食品公司聞訊,聘他為財務總監(jiān)。這一干,又是31年。
黃文謙老人現(xiàn)在住在自家鰻魚場里,這里環(huán)境非常清幽,老人栽的花,品種多樣,鮮花盛開;老人種的菜,一畦一畦的,綠油油的可愛。在老人的住處,一張樸素的床,上面罩著紗布的蚊帳,床上鋪著一條素素的棉被;一張普通的桌子,桌子上有各種報紙,海峽都市報、莆田晚報、仙游今報等,一把椅子,也老舊老舊的,一個沒有封面的柜子,里面碼著一本本賬簿,都是康輝食品公司的財務賬本,除此之外,別無他物,非常簡陋。
有人問老人為什么這么老了還要如此操勞。老人說“能做說明還健康,做是幸福,不是吃虧。”多么樸實的話語啊,文謙者,真謙謙君子也!
厚獎情義還債人
老人一直在寫日記,日記里事無大小,詳細記著每天的開支、活動。在他的日記本,記著一個感人的事跡。
那是2013年3月9日,度尾鎮(zhèn)中峰村下頭前開寶妻子突然來到我家,說是十年前,我借給她丈夫開寶1000元治病;開寶病治不好,臨終前,吩咐妻兒一定以后要賺錢還給文謙,不欠后世債。現(xiàn)在,她在外面打工賺錢了,為了完成丈夫的遺囑,將1000元欠債還清。
我說,我都忘記這件事,也不記得曾經(jīng)有借出這筆錢;就堅決拒收。開寶妻子含著淚堅持要我收,說你不收的話,開寶在底下會不安的,他說會欠你的后世債。
我就收下這1000元錢,并當即對著天空說:“開寶你欠的錢我收了,你不會欠我的后世債。”然后,從1000元錢里拿出500元錢,硬塞給開寶妻子,說你這么有情義,這500元錢,是獎勵給你的,一則,你還能念著十年前你丈夫的遺囑,二則,你能還別人已經(jīng)忘記的債,這是非常難得的。
讀著日記,我們感動的無法言語。這是一個好人對另一個好人的獎勵!希望我們身邊的好人如春天的花兒一樣,燦爛著整個世界。
![]() |
![]() |
責任編輯:卓志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