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新華,廈門市思明區廈港街道下沃社區居民,孝。贍養老人,持之以恒;互敬互愛,夫妻和睦......他夫妻倆以身踐行“贍養老人,持之以恒”的家風家訓,鄰居個個都贊不絕口。
一、贍養老人,持之以恒
求醫問藥,照顧老人長年不懈。 俗話說久病床前無孝子,可這句話在劉新華家中行不通,“贍養老人,持之以恒”這才是他們家一直在踐行的,并將一直貫徹執行的家風家訓。當年,劉新華與妻子遠離故土,來到廈門工作、定居。家中岳父母故土難離,老兩口留在安徽老家。2004年,岳母不幸中風,半身不遂,生活不能自理。作為女婿的他,責無旁貸地擔負起照顧老人的重任。夫妻倆把岳父母從安徽接來與他們一起居住,親自護理,每天背著上下樓,推著輪椅跑遍了廈門市大小醫院,皇天不負有心人,經過精心照料,老人的病情大為好轉。這讓夫妻兩人大大松了一口氣,誰知天有不測風云,2013年7月,老人家晨起不幸又摔了一跤;導致大腿骨折,由于年紀大,醫生不建議做手術,但這也沒有打倒劉新華夫妻倆,經過他們幾個月的精心照顧,岳母慢慢恢復了。老人家現在已經84歲了,雖然仍然癱瘓在床,不能行走,但是由于他們盡心盡力地照顧,老人家身體狀況比較穩定。人說福無雙至,禍不單行。2009年劉新華的岳父就曾因為心臟問題做過心臟搭橋手術安裝了起搏器。2014年1月的一天深夜,老人因感冒突發急性肺部感染,雖然救助及時,搶回一條命,但在住院期間,老人又并發腎衰竭,導致尿毒癥。此后一直在醫院透析治療,一周4次。劉新華夫妻因為上班無法24h貼身照顧,請了一名護工,但他們在工作空余時間都用來照顧護理老人,一有空就往醫院跑?,F在劉新華岳父已經是91歲高齡了,身體狀況比較穩定。
起居生活,孝敬老人盡心盡力。除了老人生病的時候,劉新華細心照顧,老人的衣食住行也是他非常關心的。因他們的住房狹小,為了老人的生活方便,他們想盡辦法,在樓上鄰居要將房子賣出的時候,夫妻倆咬緊牙根,把房子買下來給老人居住,大大改善了老人的居住環境。但由于他們住的樓房是上個世紀80年代建造的磚混結構樓房,沒有電梯,劉新華的岳母每次出門,都需要夫妻倆背上背下,推著輪椅陪老人出門。在飲食方面,他們一點都不含糊,這么多年,他們都沒有聘請請保姆,親自照顧老人的飲食生活。老人年紀大了,味覺嗅覺大不如前,吃東西嚼不動,他就跑遍轄區大小超市,買老人能吃得慣的食品,做菜時盡量照顧老人的口味,做到軟爛鮮香。
訂閱報刊,豐富老人的精神生活。劉新華的岳父岳母原來都是大學老師,有看書看報的習慣。為了讓老人的精神生活更豐富,除了有線電視供老人觀看外,多年來他們還一直訂閱了很多報紙雜志,有《廈門日報》、《廈門晚報》、《讀者》等,供老人閑暇時翻閱。印象很深的一件事是:有一次,他的岳父出門散步時買了一份《參考消息》回來翻閱,劉新華經過詢問,知道老人不僅喜歡了解廈門市的時事信息,也很關心國內外大事。他就為老人訂閱了全年的《參考消息》。
言傳身教,子女敬老傳承美德。2004年,劉新華的岳父母到廈門和他們一起生活的時候,劉新華的兒子還小。他兒子看到他們夫妻在繁忙的工作狀態下,仍然盡心盡力地照顧老人,這給他兒子幼小的心靈播下了愛老敬老的種子。他兒子小時候就能幫助端茶送水、對老人噓寒問暖;大了以后,能幫助推輪椅、攙扶老人,給老人帶來很大的歡樂。由于劉新華的兒子從小養成了愛老敬老的美德,無論在中小學還是考上大學后,一直以來以助人為樂為己任,關心同學,幫助同學排憂解難,受到了老師的贊許和同學的愛戴。
![]() |
![]() |
責任編輯:康金山 |
- 2017-06-28豐澤區以道德建設鑄文明底色
- 2017-06-28涵江區召開創建全國文明城市暨省級文明城區推進會
- 2017-06-28浦城:整治“牛皮癬” 共創文明城
- 2017-06-28晉安區召開迎接文明城市(城區)總評軟件材料培訓會
- 2017-06-28泉港區召開創建全國文明城市工作業務培訓會
- 2017-06-28沖刺全國文明城市 福清召開再動員再部署大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