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地平曠,屋舍儼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屬……”陶淵明筆下閑靜淡雅的秀美鄉村,在東孚街道的洪塘村有了“現代版”。5月22日,記者踏入洪塘村,不僅看到醉人的風景,更領略到洪塘村世代傳承的耕讀文化以及尊老愛幼、勤孝持家的淳樸民風。
■洪塘村
洪塘村位于天竺山山腳下,面積5平方公里,由7個自然村組成。這里綠樹成蔭,農田環繞,瓜果飄香,閩南韻味濃郁的紅磚古厝令人向往。曾獲得“中國十大最美鄉村”“中國最美休閑鄉村”“全國民主法治示范村”等多個榮譽稱號。
■洪塘書院
書院成立以來,除了開設國學經典講堂、親子教育講堂等,還開設了“閩南民俗大家談”“古樂賦新詞,大手拉小手”等閩南文化藝術沙龍課程。書院還定期舉辦“好媳婦”“最美家庭”“最美庭院”等系列評選活動,用現實典范傳承優良傳統,激發向上向善的正能量。
如今,洪塘書院不僅是村民共同學習成長的課堂,也是培育村民共同精神的載體。洪塘書院還將繼續立足本土化,以“打造最具閩南特色的書院”為目標,將書院建設成“有品質、有特色、有活力、有實效”的精神文化陣地。
孝媳婦故事進書院 優秀家訓家風廣為傳播
村情村史、洪塘故事、民俗傳承、鄉愁記憶、家風家訓……來到洪塘書院,記者看到,這里到處是傳播耕讀文化的宣傳板塊。
在書院舉辦的“好媳婦”評選中,黃菊花脫穎而出?!八哑牌女斢H媽侍候,是我們村敬老的好模范。”說起黃菊花,村民周女士豎起了大拇指。
黃菊花的婆婆多年前中風,為了讓婆婆早日康復,無論多忙多累,黃菊花都要扶婆婆在院子里練習走路。婆婆病情加重后,無法下床,黃菊花就為躺在床上的婆婆洗澡、梳頭、理發、捶背、剪指甲,幾年如一日地精心照料,村里人沒有不稱贊的。
“當兒媳的,孝敬公婆是本分。”黃菊花說,尊老愛幼是不能忘記的“傳家寶”。黃菊花的故事被搬上社區書院的講堂,她也成為洪塘村村民學習的楷模。
在書院的老人活動室,記者看到,“溫馨夕陽文藝隊”的隊員們正在練習“家和萬事興”等薌劇。該文藝隊由十多名60歲以上的老村民自發組成,他們自編自導,走村串巷,以群眾喜聞樂見的方式宣揚傳統美德。
親友鄰里間有糾紛 用倫理道德力量化解
走進洪塘村村委會大樓,樓上有一間特別的辦公室——“言和堂”,墻上寫著“退一步海闊天空 讓一步風平浪靜”。這里是洪塘村的聯調服務中心,“言和堂”的本意就是“講和”,用道理化解鄰里矛盾糾紛。據了解,經過“言和堂”調解員的調停,許多鄰里之間的糾紛被一一化解。
前不久,洪塘村有一對兄弟因宅基地發生糾紛,一向關系和睦的兄弟倆互不相讓。得知情況后,村治保副主任、調解委員會主任周助安立即介入。
周助安顧全雙方的利益,從情理和法理的角度,多次登門進行調解,終于讓兄弟倆都接受了他提出的解決方案。矛盾消除了,兄弟二人又和好如初。
以“調處”促和諧,是洪塘村一直堅持的法寶。除了“言和堂”,洪塘村還成立了“村民議事會”“鄉賢理事會”“道德評議會”的農村“三會”組織。在法治的框架下,運用倫理道德力量,協調化解親友鄰里糾紛,多年來未曾出現“民轉刑”案件。2015年,洪塘村獲評“全國民主法治示范村(社區)”,成為海滄區第一個國家級民主法治示范村(社區)。(廈門晚報)
![]() |
![]() |
責任編輯:盧超穎 |
- 2016-12-03廈門海滄為“十大孝道民星”、“優秀家訓”頒獎
- 2016-11-29孝行海滄添彩耕讀文化 十佳孝道民星在海滄頒獎
- 2016-11-26“孝行海滄”公益季 百姓評選心中“孝道民星”
- 2016-10-25廈門:海滄十佳孝道民星揭曉 將于下月頒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