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虹社區書院親子代表們登臺誦讀《百孝篇》。
作為論壇主講者,蒙曼從“孝”入手,講述傳統文化之美。
“天地重孝孝當先,一個孝字全家安……”諄諄教誨,銘記在心。隨著海虹社區書院親子代表們登臺朗誦《百孝篇》,“2017孝行海滄公益季”系列活動就此拉開序幕。
5月13日,由廈門市委文明辦指導,海滄區委宣傳部、海滄區委文明辦和海峽都市報聯合主辦的“2017孝行海滄公益季”系列活動正式啟動,主活動“孝道文化論壇”也于當天下午在海滄實驗中學高中部藝術館率先舉行。
“2017孝行海滄公益季”活動以孝為本、耕讀傳家為基礎,通過舉辦講座論壇、評選、尋找家風故事、巡展等系列活動,吸引海滄市民廣泛參與,讓耕讀與孝道文化深入人心。
耕讀文化世代相傳 中華美德從“孝”開始
“孝道是所有社會美德的起點,但永遠不會是止步。”作為論壇主講者,著名歷史學者、北京大學歷史學博士,曾擔任過央視《百家講壇》、《中國詩詞大會》嘉賓的蒙曼從“孝”入手,帶領觀眾們從中國家教傳統、家訓的好處以及家訓內容等三方面,領略中國傳統文化之美。“推小孝,為大愛。”同時,她也為孝行公益季系列活動送上了祝福。
中國自古就有半耕半讀的生活方式,許多家庭也以“耕讀傳家”為價值取向。“詩詞歌賦可以不懂,但家風家訓必定要承載。”蒙曼說,即使家中沒有成形的家訓文本,一些口耳相傳、言傳身教的優秀傳統文化也應當被繼承。蒙曼以自己的祖母常說的一句話為例:“好兒不吃分家飯,好女不穿嫁妝衣”。雖然祖母不識字,卻常常以此來教育子孫后代們要謹記教誨,自立自強。
除蒙曼外,主辦方還邀請到中國紅樓夢學會常務理事、集美大學文學院教授王人恩,海滄海虹社區居民大學國學講堂老師黃瑛芳共同探討新時代背景下如何發揚和傳承孝道文化。
頒發“孝心行動卡” 讓孩子學會感恩
在現代家庭生活中,許多孩子是爸爸媽媽的心頭肉、爺爺奶奶的掌中寶,他們更多的是被愛、被給予,也因此,將索取視為理所應當,對付出、感恩、行孝等的認識僅僅停留在課本上。為了將口耳相傳的道理更深刻地印入孩子們的心中,“孝道文化論壇”舉行期間,2017孝行海滄公益季王牌活動——“全民孝心行動”同步啟動。
在“孝道文化論壇”上,相關領導為雙十中學海滄附校的10多組親子家庭代表頒發“孝心行動卡”。這意味著,孩子們將通過認領行動卡的方式,每天自覺完成一件和“孝”相關的事,反思自己以往的行為,并以此學會感恩、學會愛、學會尊重父母,把課本上硬邦邦的鉛字轉化為有血有肉的實際行動。
此次活動由主辦方和兩岸義工聯盟、雙十中學海滄附校共同攜手,并將于5月20日開展母親節特輯行動。屆時,領取行動卡的這些家庭也將蒞臨現場,和更多市民們分享、傳遞孝心。
系列活動傳播孝道 深入挖掘家風故事
2016年12月,習近平總書記在會見第一屆全國文明家庭代表時,提出要注重家庭、注重家教、注重家風。2017年,中共中央辦公廳、國務院辦公廳正式公布《關于實施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傳承發展工程的意見》,第一次以中央文件形式專題闡述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傳承發展工作。
為大力培育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弘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海滄區認真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重要講話精神,圍繞弘揚優良家風、傳承耕讀文化,組織開展了一系列豐富多彩的主題宣傳教育活動和群眾性文化活動,營造了濃厚的社會氛圍,取得了良好的成效。
據悉,“2017孝行海滄公益季”是“2016孝行海滄公益季”的“升級版”。今年,系列活動將在深度與廣度上進行延伸,圍繞“弘揚敬老愛老孝道文化”、“傳承和發揚優秀家風”、“建設和美家庭”等核心內容,舉辦“孝道文化論壇”、“十佳孝道民星”評選及尋找“好家庭”、“好家風”故事等互動性更強的活動。5月至10月,這些活動都將以直觀、有趣的形式呈現,讓更多人關注孝道文化,踐行孝道文化。
![]() |
![]() |
責任編輯:盧超穎 |
- 2016-12-03廈門海滄為“十大孝道民星”、“優秀家訓”頒獎
- 2016-11-29孝行海滄添彩耕讀文化 十佳孝道民星在海滄頒獎
- 2016-11-26“孝行海滄”公益季 百姓評選心中“孝道民星”
- 2016-10-25廈門:海滄十佳孝道民星揭曉 將于下月頒獎
- 2016-08-04廈門“孝行海滄公益季”活動啟動 名家孝道大講堂開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