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
文明風首頁
> 文明創建進行時·福建在行動> 文明風尚 > 正文
廈門思明城市義工群體掃描:義薄云天
5月3日,福建廈門思明城市義工按照慣例又發出了消息,這周末的義工活動主題是“世界紅十字日”宣傳,需要10名義工。消息一出,不到一分鐘就被早早守候在電話旁的義工們搶光了。
思明城市義工協會會長王忠武說,現在協會有義工6000多人,正是身上這種義薄云天的情懷,才讓這個義工群體表現出強大的生命力。4年來,據不完全統計,已有1018名空巢、“三無”、獨居等老人、336名殘障人士、1664名農民工子女以及6426個低保戶等特殊人群接受了義工服務。
做“利他主義者”
哪里有需要哪里就有義工,思明城市義工是一群“利他主義者”。
在思明區蓮前法院,端上一杯熱茶、做一回“指南針”、雨天遞上一把傘……義工們為當事人所做的一切,看起來事小,但卻贏得了掌聲。漸漸地,此做法從一個法庭走向了全區、全市、全國無數的法庭。這一做法猶如一石激起千層浪,引來不少部門的效仿。思明國稅、思明地稅、社區書院也紛紛“引”入了義工。
“平常左鄰右舍需要我幫忙的大大小小的事,我是有求必應”,70多歲的義工柯秀清對于鄰居來說無異是第二個“110”。即使沒有左鄰右舍的“召喚”,柯秀清也閑不住,她對自己提了一個要求:每天做三件好事。她說:“每當我們走進養老院,我仿佛回到了娘家,回到了父母身邊,我會唱幾首紅歌、閩南語歌,給老人們剪指甲、按摩、拍拍背。”
把樸素的想法做到極致,這就是思明城市義工的可愛之處。在輪渡、中山路、鼓浪嶼這些游客扎堆的地方,一個老人總在那里守護著游客。他手里握著一張地圖、身上背個水壺和便民箱。好奇的人湊上去一看,才知道這些都是為游客準備的。在他身上,游客還發現了一個閃閃發光的東西——黨徽。用了28年才入黨的藍永生,做義工必帶著黨徽,提醒自己不忘奉獻。
![]() |
![]() |
責任編輯:康金山 |
相關新聞
- 2017-05-08莆田湄洲島召開2017年創建全國文明城市動員大會
- 2017-05-082017年中華環保世紀行 聚焦“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生態文明發展理念
- 2017-05-07福州東街派出所再獲“全國青年文明號”稱號
- 2017-05-05建陽區“青春助力·百日攻堅”五四節主題活動 展青年文明風采
- 2017-05-05豐澤區召開常委擴大會研究部署文明創建工作
- 2017-05-05豐澤區召開常委擴大會研究部署文明創建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