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化群眾性精神文明創建活動,深得民心,意義遠大。中宣部部長劉奇葆在2015年全國宣傳部長會議上曾談到,精神文明重在建設,同時對社會不文明行為也要敢抓敢管,敢于“拍磚”。“要有針對性地教育引導、加強管理,每個人都要自覺遠離這些不文明行為,敢于批評這些不文明行為,把不良風氣壓下去,把新風正氣樹起來,”當下的文明創建,也要有“拍磚”的勇氣氣度。
敢于“拍磚”,是一種求真務實的工作作風。文明創建當然需要展示更多精彩和亮點,但不要忘了,再耀眼的陽光背后也有陰影。這些年文明創建成績卓著,但也有不足。對此,我們不回避、不躲閃、不粉飾,同時還要大膽展示出來,進行豁達敞亮的自我批評、痛心疾首的自我批評、實事求是的自我批評,通過批評,讓大家認識到問題的本質和文明的短板所在,找到準確的發展方向,在下階段工作中,查漏補缺,及時糾正,迎頭趕上。
敢于“拍磚”,為文明創建積攢正能量。文明創建要培養優雅厚重的社會風尚、精神正義感。而要想讓正能量得到激情釋放,必須給它留下足夠的精神空間、社會空間和輿論空間。因此,對于不良不當行為,光說說是不行的,還要進行義正辭嚴的批評和鞭撻,借此,讓社會公眾認識到不良現象背后的丑惡本質、巨大的負面沖擊所在,喚醒當事人的懺悔和自我成長意識。不良不當行為受到打壓、擠壓和批評,就不得不糾正自我。負能量少了,正能量就能得到茁壯成長。
通過“拍磚”,讓文明創建成為群眾性活動。大家都敢于“拍磚”,愿意“拍磚”,樂于“拍磚”,形成人人支持“拍磚”,個個參與“拍磚”的良好氛圍。有關部門為各種“拍磚”撐腰打氣,媒體、網絡及時曝光各種不文明行為,廣大群眾也通過各種渠道和通道,批評和曝光明知故犯等各種不道德行為。文明創建是政府職能部門的事情,更成了全體廣大群眾義不容辭的公共事務,成了全面、深入、持久的群眾性活動,文明創建步伐就能不斷加快,不斷優化!
當然,對于“拍磚”,我們也要進行必要的提醒,“拍磚”絕對不是信口開河、隨意批評,甚至進行“一棍子打死”式的人格侮辱和羞辱,網絡攻擊等,而是要依法說理,理性“拍磚”,動之以情,曉之以理,以理服人,注重策略,“拍”得謹慎,“拍”得有水準,“拍”得讓人心服口服。讓“拍磚”成為文明發展的杠桿,助推精神文明發展更上一層樓。(宋風)
![]() |
![]() |
責任編輯:康金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