連日來,有關“創建”的話題在電視、網絡、手機等各個終端紛紛涌現,特別是關于全國文明城市創建一事,網友都暢所欲言、各抒己見。可見,創城工作現在已然成為了關系百姓民生的大工程,切實得到了市民群眾的關心和關注。說到“創建”,無論是整體的精神文明創建工作,還是具體到全國文明城市創建,其重要的核心內容都貴在要讓我們的“精神”文明起來。這里的“我們”,既具象化到每個市民,又延伸至整座城市。只有“精神”文明了,城市才能實現真正的文明,創建才算開花結果;否則,創建工作做得再繁花似錦,也是有花而無果。
全國文明城市是當前我國的諸多城市品牌中含金量最高、最具價值的一個,它反映的是一座城市整體的文明水平。它是一個龐大的、系統的、全面的、復雜的綜合性測評體系,因此,也是創建難度最大的一個城市品牌。這項榮譽獲之不易,它不僅要考察一座城市的物質文明發展水平,更要考量其精神文明的發展狀況。對于當前中國城市的發展現狀而言,普遍存在的一個發展現狀是:精神文明的發展一定程度上滯后于物質文明的發展。搞創建,就是要改變這種現狀,要讓我們的精神世界也文明起來、富裕起來。
創建文明城市要做好哪些讓“精神”文明起來的事?筆者以為,首先要培養市民的文明素質。市民是城市的主人,是城市的建設者,也是城市文明的受益者。因此,必須首先讓這些做為城市主體的人先文明起來,只有建設者文明,所建之物才有可能文明。要培養市民群眾的文明意識,規范文明行為,倡導文明風尚,形成崇德向善的良好氛圍和城市文化,為城市塑造起干干凈凈、清清爽爽的“靈魂”。
其次,要加大文化的投入力度。人們的物質生活可能會因一夜暴富而發生改變,但在精神世界里沒有“一夜暴富”,所有精神文明領域的建設是一個慢長的過程,不是一天兩天,也不是一年兩年就能夠完成的。可能需要幾年,甚至十幾年、幾十年,經歷幾代人的文化積淀和文明積累,才能在潛移默化中慢慢發生改變。因此,要把教育教學和文化熏陶相結合,從思想這一主觀根源上提升人們的文化素養,豐富人們的精神文化生活,打造健康向上的書香社會。
再者,要形成人人參與的公共意識。“城市是我家,文明靠大家”,諸如此類的文明標語在各大城市街區隨處可見。雖然只有短短十個字,但它道出了城市發展的絕招和真諦。城市建設沒有什么高深的法則,只靠一條,那就是人民群眾。只要人們團結一心、齊心協力,像愛護自己的小家一樣愛護城市大家,這樣的城市,其發展節奏一定是快而穩。創建如果沒有共識,很難成功。讓“精神”文明起來如果只是一個人或少數人的事,那不算真正的文明;只有成為城市絕大多數人的共識,才算是立得住、叫得響的文明。
“創建”之難,難在建設“精神”;“創建”之貴,貴在提升“文明”。把精神文明的事做好了,城市離文明就不遠了。 (新小平)
![]() |
![]() |
責任編輯:康金山 |
- 2017-04-11石獅市召開創建全國文明城市總評工作動員大會
- 2017-04-11建陽區召開創建省級文明城市總評部署會 啟動迎檢百日沖刺
- 2017-04-10順昌流動“小紅帽” 傳遞文明新風
- 2017-04-10順昌流動“小紅帽” 傳遞文明新風
- 2017-04-10華安縣召開創建省級文明縣城材料申報工作培訓會
- 2017-04-10華安縣召開創建省級文明縣城材料申報工作培訓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