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明城市創建“根深”,才能提供強大的精神支撐。又是一年文明創建時,各個地市的創建活動開展得風生水起,逐漸呈現常態化、深耕化、普及化的態勢,已經融入了人民的生活方式之中。正是如此,真正的文明就如同大樹的根系一般,深深地扎根,廣泛地蔓延,才能持續不斷地茁壯成長。文明創建進行一年又一年,不是簡單的“復制”,也不是刻意的提升,而是水到渠成地播種,生機盎然地成長,貴在扎實推進,貴在推陳出新。理念上要更新,以人為本,以群眾為中心,以繁榮人們精神文明生活為突破口,自然“接地氣”“暖人心”,就有了堅實的群眾基礎;措施上要更新,不墨守成規,不循規蹈矩,依據城市特色探索創新,融入靈動的時尚因素,“互聯網+”與文明創建高效融合,自然會踏上“創建快車道”,從而少走彎路,提升實效。文明創建“根深”意味著基礎牢固,意味著內涵豐實,意味著舉措得力,充分建立在均衡和諧發展的基礎之上,大到經濟建設的繁榮,小到市民言行的改變,都是創建過程中不竭的動力與源泉,都會達到事半功倍之效果。
文明城市創建“葉茂”,才能涌現典型的地域風景。文明創建有了“粗壯的根”,才會長出“繁茂的葉”,搭起濃密的心靈綠蔭,形成典型的地域特色。通過觀看工作經驗交流會上的網絡直播,我們清晰地感受到了張家港文明創建的獨特風格,公共文化免費開放與志愿組織孵化有機結合的方式反響熱烈,金塘社區愛心聯盟及“塘寶當家”項目亮點紛呈,沙洲中路步行街“誠信驛站”頗受好評,還有各所小學的德育品牌已經初具規模,這些生動化的場景再現,就真實地展現了文明城市創建的顯著成果,既讓群眾看得見,更讓群眾摸得著。誠然,“一花獨放不是春,百花齊放春滿園”,文明城市創建是涉及方方面面的大課題,看似很空洞無力,只要用心探索就能做足“大文章”,就能找到一座城市獨一無二的“文明鑰匙”,就能打造有品質有味道的“地域風景”,而這些正是增強城市精神文化軟實力的“最佳籌碼”。
文明城市創建,既需“根深”又需“葉茂”,哪怕每一次細微的打造,僅是播種下一粒小小的種子,只要用心守望,用情澆灌,最終都將長成參天大樹,與城市文明同呼吸,與美麗中國共命運。(李芳)
![]() |
![]() |
責任編輯:康金山 |
- 2017-04-11石獅市召開創建全國文明城市總評工作動員大會
- 2017-04-11建陽區召開創建省級文明城市總評部署會 啟動迎檢百日沖刺
- 2017-04-10順昌流動“小紅帽” 傳遞文明新風
- 2017-04-10順昌流動“小紅帽” 傳遞文明新風
- 2017-04-10華安縣召開創建省級文明縣城材料申報工作培訓會
- 2017-04-10華安縣召開創建省級文明縣城材料申報工作培訓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