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麗萍,女,漢族,解放軍第175醫院重癥醫學科護士。她救人于危難,卻說不過是做了一件她該做的事;她不施粉黛,卻有一種與眾不同的美;她一個不經意的舉動,卻溫暖了一座城,她因此被網友們親切地稱為“最美護士”。
危急時刻出手救人
2017年1月27日是除夕夜,楊麗萍和家人吃過年夜飯后,便跟老公一起上三平寺參加辭舊迎新祈?;顒印.斔麄兊竭_目的地時,已經是十一點左右,誰知沒多久就聽到寺內廣播突然響了起來,大致是詢問現場有沒有醫務人員,有位游客昏迷了急需緊急救助。
雖然不知道具體情況,但楊麗萍聽到廣播后的第一個反應是“我是護士,我必須去救人”。于是,她急忙趕到廣播中指定的地點,發現一位老人躺在地上一動不動。經檢查,楊麗萍發現患者已經沒有脈搏、瞳孔散大,甚至連血壓都檢測不到。由于三平寺內的醫療條件十分有限,楊麗萍便建議,迅速開通氣道,實施心肺復蘇,并聯系平和縣醫院急救車前來救援。
一場與時間賽跑的生命接力隨即展開。盡管晚上三平寺氣溫很低,可是按壓患者心臟部位10分鐘左右后,楊麗萍早已滿身大汗。但她一分一秒都不愿意耽擱,迅速脫掉外套,跪在冰冷的水泥地上,前后足足做了半個小時的心肺復蘇。
要知道,徒手做半小時的心肺復蘇,就相當于做了半小時的俯臥撐。如此大的體力活,如果放在平時,醫生護士可以輪流上場,而當時,只有她。她沒有停歇,也沒有放棄,大汗淋漓換來了一絲希望:平和縣醫院急救車輛趕到現場時,患者已有微弱的呼吸,瞳孔也縮小了,不過意識還不太清楚。
直到幫著將患者抬上急救車,目送著急救車遠去,楊麗萍才總算是松了一口氣,精疲力竭的她一下子癱坐在了地上。夫妻倆的這次祈福之旅,也因楊麗萍身體太疲憊而提早結束。
事后,令楊麗萍沒想到的是,自己救人的舉動被發到朋友圈,還被同事認出,網友們親切地稱她為“最美護士”。可在楊麗萍看來,救死扶傷本來就是她義不容辭的責任。
后來,為感謝楊麗萍護士的救人之舉,那名游客的兒子還專程趕到醫院,當面送上錦旗和感謝信。
![]() |
![]() |
責任編輯:康金山 |
- 2017-04-01樹文明新風 迎金磚賓客
- 2017-04-01文明禮儀踐行行動
- 2017-04-01文明城市創建行動
- 2017-04-01樹文明新風 迎金磚賓客
- 2017-04-01文明有禮,讓心靈更有溫度(豎版)
- 2017-04-01文明有禮,讓文化更有自信(豎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