至今只有3次收到過假錢,也收到過殘幣,但這種情況很少,基本沒人不付賬。至于忘了付錢幾天后再來補上的情況,夫妻倆說,數都數不清有多少次了。源于人手不夠等原因,2002年,仁壽人劉霞和丈夫朱五星在眉山市仁壽縣龍正鎮(zhèn)街上開起了這樣一家“沒有收銀員、顧客自助給錢”的誠信面館。(3月6日《成都商報》)
“誠信面館”開了15年,值得拍手叫好,也值得認真思考。為什么顧客自己端碗,付款全靠自覺,不僅讓老板掙到了錢,還連續(xù)開了15年?其實答案很簡單,“誠信面館”的成功,源于老板、顧客雙方堅守誠信規(guī)矩。老板說自己信任每位顧客,顧客說不能壞了誠信的規(guī)矩。對誠信規(guī)矩的執(zhí)著與堅守,讓老板、顧客分享到誠信實惠,并叫響“誠信面館”口碑。
“誠信面館”背后的誠信規(guī)矩,其實很小、很簡短。這條規(guī)矩便是,“顧客自己端面,自己付賬找零錢”。然而恰恰是小規(guī)矩,卻印證了“誠信面館”的響亮、高大之處,不在于這條小規(guī)矩有多么大的懲戒效力,而是在于這條幾乎沒有懲戒效力的規(guī)矩,讓大家看到了誠信的魅力。誠如顧客所說,“朱老板信得過大家,我們也不能壞了朱老板的規(guī)矩。”老板的誠信自信,顧客的誠信自覺,以及雙方對待誠信規(guī)矩的默契,讓小規(guī)矩彌足可貴。
更進一步地說,“誠信面館”背后的誠信規(guī)矩,除了以小見大,還在于啟發(fā)人們加深對誠信的認識。堅守誠信,原本不需要什么大道理、大要求,也毋須大動干戈、勞師動眾,關鍵在于堅守做人做事的道德底線,真誠做人、守信做事,讓誠信成為不懈追求和自覺行動,充盈于工作學習生活的各個空間。就拿“誠信面館”來說,體現為老板的高度自信,信任每位顧客不會故意不給錢,換來至今只有3次收到過假錢,基本沒人不付賬,忘了付錢再來補上的數都數不清;對顧客來說是高度自覺,不能壞了老板的規(guī)矩,不僅不多拿錢,更多人專程來補錢,讓誠信變得默契、歷久彌新。
常言道:“人以誠立身,國以誠立心”。對個人而言,誠信是高尚品德,是千金不易的可貴品質,正所謂“君子養(yǎng)心,莫善于誠”。而個人對誠信的執(zhí)著與追求,理當表現為堅守各種誠信規(guī)矩或承諾,并通過堅守誠信規(guī)矩或承諾,展現以誠立身、守信踐諾的良好精神面貌。從這個角度來看,“誠信面館”背后的誠信規(guī)矩,正因為其小、其簡短,反而能夠在叫響“誠信面館”口碑的同時,啟發(fā)人們心向往之、行踐履之,立好安身立命的道德標尺。
15年不算短暫,足以叫響“誠信面館”口碑,15年足夠悠久,足以讓誠信規(guī)矩化為誠信財富。期待“誠信面館”背后的誠信規(guī)矩,激發(fā)更多誠信正能量,推動“誠信”二字在全社會內化于心、外化于行。(陳克禮)
![]() |
![]() |
責任編輯:康金山 |
- 2017-03-08出境旅行——文明拍照
- 2017-03-07惠安啟動“志愿有我·共創(chuàng)文明”學雷鋒志愿服務月主題活動
- 2017-03-07惠安啟動“志愿有我·共創(chuàng)文明”學雷鋒志愿服務月主題活動
- 2017-03-07惠安啟動“志愿有我·共創(chuàng)文明”學雷鋒志愿服務月主題活動
- 2017-03-07建陽區(qū)“文明風·巾幗情”與雷鋒同行主題服務月活動啟動
- 2017-03-07建陽區(qū)“文明風·巾幗情”與雷鋒同行主題服務月活動啟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