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以上原因,交通運輸最初幾屆創建成績不太理想,第五屆甚至只有23名,與交通運輸為國民經濟發展的貢獻和行業整體形象不太相符。為了有效地改善這種局面,廳黨組不回避問題,多次召集相關部門專題研究討論如何有效地提高全行業的創建成績,提升文明行業創建水平。經過認真分析和研究,廳黨組決定將文明行業創建工作情況納入全系統綜合績效考評,并不斷完善創建管理的一系列抓手。近兩屆創建,通過落實以績效考評為主的一系列有力抓手,有效地激發了全系統的創建熱情,推動了全行業的創建水平的提升。主要做法是: 一、對創建實施目標管理 要讓全行業心往一處想、勁往一處使,首先必須有統一的創建目標。廳黨組決定對各設區市交通運輸局(委)參加行業創建實施目標管理,每屆創建之初確定創建目標,并將每次測評成績與績效考評掛鉤。同時,每屆的目標設定都力求科學合理,既要有一定的實現難度,又不能脫離實際高不可攀,既要有壓力又要保持動力,才能有效地促進工作。因此,從第六屆開始,在設定目標時采取了雙重目標的辦法:第五屆排名第23,就對第六屆提出了“保中爭十”的目標;第六屆排名第9,就對第七屆提出了“保九爭八”的目標;第七屆排名第6,就對第八屆提出了“保持先進行業、力爭進入前3”的目標。科學合理的目標,使全系統有了明確的努力方向,也使各單位與當地各行業進行縱向對比的同時,在行業內部有了橫向對比的衡量指標。 二、充分發揮績效考評的激勵作用 將文明行業創建情況列入績效考評,不是簡單地增加一項考評標準。為有效改善“對各級交通運輸主管部門創建工作管理缺乏有效抓手”問題,對指標體系、考核程序以及獎懲措施兌現等,都做了大量研究和實施工作。 (一)優化績效考評指標體系和加扣分規則 一是突出行業創建在績效考評中的重要地位。省交通廳績效考評體系中“黨建精神文明創建工作”滿分為100分,為突出文明行業創建的重要地位,加大行業創建項目的分值,將一半的分數即50分作為精神文明創建分值,并且對各設區市交通運輸局(委)完成精神文明建設任務情況只考評文明行業創建情況。這樣,行業創建完成情況的好壞,很大程度上決定了各設區市交通運輸局(委)在黨建精神文明創建一整個項目的得分。二是突出考評成績在行業創建項目中的重要地位。開展了大量的、具體的日常工作,但工作成效最終還是體現到初評或總評成績上,考評的分數還是最重要的評價依據。因此,根據目標管理的要求,將各設區市交通運輸局(委)在初評或總評中完成創建目標情況作為分值最大的指標,根據其在當地的排名進行評分,突出考評成績在行業創建項目中的重要地位。三是拉大評分差距。省交通廳的績效考評彼此間競爭非常激烈,各設區市交通運輸局(委)之間的總成績往往只有幾分甚至零點幾分的差距。如2014年第1名與第2名只相差0.5分,2015年第2名與第3名只相差0.7分,2016年前3名只相差4.7分,第1、第2和第2、第3之間都只有2分多的差距,每1分對各個單位來說都至關重要。因此,采取有意識地加大各名次間的分差。如2016年評分標準為:初評成績排名位于所在地市非垂直管理類第3位(全行業創建目標)的,得15分(排名為最后2名的,此項不得分);每上升1位加3分,每下降1位扣3分。這樣,第1名跟最后1名的分數差距達到了21分,這樣的分差足以左右各設區市交通運輸局(委)總成績的最終排名,所以對抓行業創建有相當大的促進作用。 (二)規范考核評分程序,確保結果公平公正 為了確保考評結果公平公正,更為有效地激發各單位的工作熱情,在每年年初公布當年考核方案的基礎上,于2014年出臺了《績效考核工作規則》,進一步嚴格規范了考核評分程序。一是及早公布“游戲規則”。每年的考核方案和指標體系于年初印發,便于各單位對題作答、工作有據可循。二是對考核工作進行動態管理。各單位需按時報送考核指標階段進展情況,避免年底考核時出現虛報數據、弄虛作假等情況。三是嚴格評分依據。年底考核評分時必須有明確的分值確定及加分扣分的證明材料,提供不出有效材料的不允許考核牽頭部門隨意加分或扣分。四是分級分層考核。由廳牽頭部門負責具體考核,考核結果需報廳效能辦進行匯總把關,形成初步意見后以適當方式征求考核對象意見,在充分吸納考核對象正當意見并確認無誤后再呈報廳務會研究確定。這一整套程序是比較嚴肅和嚴謹的,考核結果也基本上是公平公正的。 (三)嚴格獎懲措施兌現,鼓勵先進鞭策后進 對績效考核的結果,也制定了力度很大的獎懲措施。每年績效考評優秀等次(即獲得總成績前3名)的單位,第二年省級政策性補助資金依次上浮4%、3%、2%作為獎勵;績效考核等次倒數3名且成績在80分以下的單位,第二年省級政策性補助資金依次下調3%、2%、1%予以扣罰。近幾年交通建設投資力度不斷加大,這上浮或者下調的部分對各設區市交通運輸局(委)來說是一筆相當可觀的資金,能夠獲得獎勵是對其工作的有效激勵,被罰扣資金也是對其做好下一年度工作的有力鞭策手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