沙縣縣委文明辦主任程祿陽發言
去年以來,沙縣按照省、市文明委的部署要求,始終把創城工作擺在全局和戰略位置進行謀劃和部署,堅持“五大發展”理念,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理念,堅持創城永遠在路上的理念,突出全民參與這一主題,以“美麗虬城、共建共享”活動為主線,念好聯字訣,在全縣上下營造起齊抓共創、共建共享的濃厚氛圍,常態長效推進文明城市創建。
一、聯擔責任,在凝聚合力中推進創城工作
沙縣堅持領導帶頭,以上率下,帶動全縣上下、各套班子、各個條塊共同落實創城各項工作的責任。一是黨政一把手親自抓。成立由縣委書記任總指揮、縣長任第一副總指揮,縣委分管精神文明建設的副書記任常務副總指揮,縣委、縣政府、縣人大、縣政協領導擔任副總指揮的創城指揮部,10位縣委、縣政府、縣人大、縣政協領導擔任副總指揮,指揮部下設9個工作組,負責協調落實創城日常工作。二是各級班子合力抓。制定下發了《全國縣級文明城市測評體系實地考察部分責任分解表》等文件,明確創城各塊工作的牽頭單位和責任單位。各責任單位、各鄉(鎮、街道)均成立相應機構,把創城的每項工作落實到具體分管領導、科室和責任人。三是條塊結合共同抓。鳳崗街道、虬江街道的黨工委書記擔任副總指揮,用地位彰顯街道主體責任。把創城各項工作納入社區年度績效考評,用考評強化社區基礎責任。實行創城工作的牽頭單位總體牽頭負責、責任單位配合協調的做法,強化主抓單位的牽頭責任,促進創城工作由“要我抓”向“我要抓”的轉變。
二、聯造氛圍,在促進共識中推進創城工作
沙縣以陣地建設、活動開展為突破,多層面、廣視角、全方位開展宣傳造勢,達到宣傳無時不在、無處不在的效果。一是宣傳聯創。縣政府網站、縣文明網和縣電視臺、電臺沙溪之聲,開辟專題欄目宣傳。各廣告公司主動拿出廣告位無償用于創城宣傳,在主次干道、商業街、公園廣場、社區以及街頭巷尾等地段顯目位置設立了文明創建公益廣告牌和宣傳欄。二是陣地聯用。建好“一站一街一路一區”宣傳主陣地,將城區內80多個公交站點宣傳欄的使用權劃歸縣創城辦,常年用于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等公益宣傳,并在步行街、府前路護欄、金鼎城小區設置了300多面固定公益廣告位,讓市民休閑購物時接受教育。三是活動聯辦。將創城工作融入到黨群部門的活動中,縣直機關黨工委組織開展在職黨員到社區報道、入戶宣傳創城活動;團縣委舉辦18歲成人儀式暨全國文明城市創建簽名踐諾活動;縣總工會組織開展評選表彰沙縣十佳“好司機”活動;全縣153支志愿服務隊1.2萬名志愿者,開展“美麗虬城,共建共享”主題活動,舉辦“保護環境,美麗虬城”——慰問城市美容師為文明點贊公益專場演出活動等。
三、聯包任務,在獎懲問責中推進創城工作
沙縣著力從制度機制入手,明責問責,任務聯包,確保文明城市測評體系實地考察部分各項任務的全面落實。重點實行“6141”行動,即建立健全組織領導、宣傳教育、城市管理、志愿服務、投入保障和激勵監督等六項機制,把各項創建工作轉化為各單位的常態工作,推進創城工作常態化;實行縣領導、部門單位包園區包街包社區包路段責任制,將城區劃分成32個片區192責任路段,明確各片區掛包縣領導,明確各路段的責任單位,要求掛包縣領導每月至少組織1次實地巡檢、掛鉤單位每半月至少1次到掛包路段,開展環境整治、交通秩序勸導、市場秩序維護、市民言行和道德風尚引導等工作;組織開展創建全國文明城市“四項行動”,著力推進文明新風倡樹、市政市容整治、道路交通規范和市場環境創優,以點上突破,促進城市文明程度的提升;制定《沙縣創建全國文明城市工作獎懲問責暫行辦法》,實行創建全國文明城市工作“一把手”負責制,將各單位創建全國文明城市工作納入各類文明創建、各項評比,對工作不落實,整改不到位等情形,作出了撤銷文明單位稱號、取消當年度精神文明建設獎金等相應問責獎懲規定。
四、聯查問題,在整改問效中推進創城工作
沙縣堅持以問題為導向,推行創城問題清單、隨機檢查、督查通報等一系列制度,著力解決文明城市建設中的一些不足和問題,推動創城工作上新水平。一是推行問題清單制度。成立創城督查組,采取每月實地督查和社區自查上報的方式,列出問題清單、任務清單、責任清單、時限清單,要求相關責任單位限期整改。二是推行隨機檢查制度。縣委、縣人大、縣政府、縣政協領導分別帶隊,會同相關牽頭單位,不定期開展實地檢查,對照測評標準點出問題,責成牽頭單位現場表態、現場解決問題。三是推行督查通報制度。縣創城督查組每月一次對創城重點、難點工作進行督查,通報發現的問題,下達創城整改通知書,責令限期整改。去年以來,沙縣先后解決了17大項42小項100多個問題,特別是對主次干道人行道的盲道等進行了改造,啟動實施沿河景觀改造工程,對李綱路進行了全程改造。
五、聯創精品,在培塑精品中推進創城工作
沙縣緊盯創城工作的難點熱點,探索創新,凸顯特色,打造創城工作的精品工程,促進創城工作提檔升級。一方面,著眼市政市容長效管理,探索建立“三網融合、組團管理”機制。從城市精細化管理和服務入手,整合城管110、城監微信平臺和社區網格管理,以城市管理110聯動指揮中心為龍頭、以“沙縣是我家、城管靠大家”微信崗位監督平臺為支撐、以社區網絡化管理為基礎,發揮“城市文明微督查”作用,做到問題及時發現、任務準確下達、投訴馬上處理、結果及時反饋,初步形成了融管理與服務為一體的大城管格局。另一方面,著眼未成年人健康成長,探索建立“123”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設工作模式。圍繞“誰來抓、怎么抓、抓到什么目標”這三個重點,探索構建以農村留守兒童為重點的“123”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設工作模式,以高砂鎮為試點,建立以黨委政府主導、部門單位(村)協同、公職人員和志愿者共同參與的一個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設責任體系,著力打造未成年人成長和成才的“兩個平臺”,努力實現不讓未成年人失學、失愛、失德的“三個不讓”目標。“123”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設工作模式已被《福建日報》刊登報道。
2017年是創城工作的總評年。沙縣將認真貫徹落實本次會議精神,按照“全面推進、重點突破,精準創建、確保達標”的目標要求,在鞏固提高已有成果基礎上,認真梳理我縣創城工作的缺項和短板,堅持問題導向,狠抓薄弱環節,注重常態長效,努力推動創城工作開創新局面、再上新臺階,以優異的成績迎接黨的十九大的勝利召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