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全民參與,推進成果共建共享 石獅充分發揮“小政府、大社會”、群團組織活躍的優勢,依托全市734個社會組織以及165家各類文明單位,廣泛發動市民踴躍參與,構筑“政府牽頭、群團協調、全民參與”的大創建格局。文明交通方面,在全省首創“以獎促管”模式。由市青年商會出面,倡導開展“文明出行·利家宜業”活動,454位青商會員帶頭踐行。公安交警部門一改“以罰為主”的執法思維,協同政法委、文明辦等單位,對全年度無交通違法記錄的車輛(車主)進行表彰。連續舉辦四屆以來,無交通違法車輛由2013年的3349輛激增至2016年的15383輛,由青商會員單位提供的物質獎勵達200萬元。全市交通事故“四項指數”明顯下降,該活動獲得公安部肯定。志愿活動方面,目前全市共有各類志愿服務隊297支,培育陽光太太、美麗海岸、海上救援等15個專業志愿服務團體,注冊志愿者17468名,占建成區總人口的12%。其中,成立泉州地區首支“夕陽紅”公共文明引導隊,定時定點在城區主路口開展文明交通引導,累計服務時長達20萬小時,該項目入選全省“最佳志愿服務項目”;市慈善總會成立15年來累計募集1.6億元救助困難群眾3萬人次,先后涌現出全國最佳志愿服務組織——“陽光太太”志愿服務協會、全國最美志愿服務社區——湖濱街道新湖社區、全國學雷鋒活動示范點——市公安局鳳里派出所、中國青年志愿者優秀個人——王東育等一批先進典型。便民服務方面,建成數字城管平臺,依托全省首家縣級“12345”便民服務中心,整合城管熱線和便民服務熱線,實現一號直通,為群眾提供咨詢、求助、建言等一站式服務,所有訴求件實現“一日內簽批、三日內辦結”。自2012年開通以來,接聽來電近8萬人次,群眾滿意率高達98%。社會治理方面,首創社區“1+1+N”網格化管理服務,將全市劃分為625個單元網格,每個網格配備1名負責人、1名督導員、若干名管理員,搭建365云社區便民平臺,讓群眾足不出戶即可享受服務;實施治安防控“百千萬”工程,組建百支巡防隊、聘用千名巡防隊員、設立萬個視頻監控點,全面提升防控水平,公眾安全感測評穩居泉州前列;在市、鎮、村三級分設和諧社會促進會,評選“和諧使者”16人,并聘為市法院“人民調解員”,借助社會力量化解矛盾、共建和諧;創設青少年社會教育活動中心,充分發揮“五老”人員優勢,為來石務工的“新石獅人”解決子女節假日托管難題,已建活動中心51處,開辦活動項目39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