龍巖市委文明辦主任王德堂發言
創建全國文明城市是增進人民福祉最重要的民心工程和最重要的城市品牌,也是閩西老區309萬人民多年來的共同愿望和期盼。近年來,龍巖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視創城工作,2016年初,提出了“志在必得、務求必勝”的工作目標,舉全市之力、聚萬眾之心,全力打響了創城這場攻堅戰、持久戰。
創城工作是一項復雜的系統工程,除了要求城市建設和管理水平要有新提升外,更重要的是要提高市民文明素質。從這個意義上說,創城工作與每位市民的切身利益休戚相關,市民既是創城的參與者,更是受益者,只有全民發動,全員參與,全面提高市民整體素質,創城工作方能取得實實在在的成效。因此,2016年以來,龍巖市以前所未有的工作態勢,縱向到底、橫向到邊、全方位調動廣大市民群眾投身于創城中,推動創城工作持續、深入、扎實、有效開展。
一、廣泛宣傳發動,造濃創城氛圍
通過全方位、全領域、多層面宣傳發動,形成“人人參與、人人共創”的良好格局。一是公益廣告扮靚多彩巖城。把公益廣告納入文明單位考評和文明城市督查的重點內容,圍繞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主題十項具體內容,加強策劃和創意,推動機關、企事業單位、學校和街道、社區運用多種方式,以圖文并茂、內涵豐富、形式新穎、通俗易懂的展現形式,廣泛傳播公益廣告,形成各類媒體媒介全覆蓋,大街小巷、公共場所抬眼可見、舉足即觀、寓教于樂,真正實現了公益廣告亮起來、活起來、美起來,成為城市一道靚麗風景線。初步統計,2016年,共在中心城區制作安裝了“講文明樹新風”、“圖說我們的價值觀”等主題性公益廣告300多塊(次),在建筑圍擋和文化墻制作了五萬多平方米,在三十多條主次干道制作安裝3000多根燈桿道旗公益廣告,在200多部公交車身、公交TV、500多部出租車和城區所有單位、商業街、商戶LED顯示屏、火車站、汽車站、公交車站等交通站點以及樓宇電視連續滾動播放公益廣告。閩西日報每周至少刊發一個整版公益廣告,龍巖電視臺、龍巖廣播電臺、主要網站每天滾動播放公益廣告。移動、電信、聯通定期通過短信、彩信等形式發送公益廣告,給人以潛移默化的教育和感化。二是媒體、網絡同步發力宣傳。持續在閩西日報、龍巖電視臺、龍巖人民廣播電臺等市級主要媒體開設新聞、專題、專欄、專版,全方位展現創城工作的經驗做法、具體舉措和工作成效。各媒體每周刊發消息或專欄均不少于10條,全年共刊發了1000多期創城相關的新聞、專題消息、評論等,同時,新聞媒體還設立了曝光臺,對創城工作不力和群眾反映強烈的問題給予曝光,形成全民創城、共同監督的良好氛圍。依托中國文明網聯盟龍巖文明網、文明閩西網、微信、微博,多層面、多角度宣傳社會主主義核心價值觀和創城實效。在中國文明網發布信息150多篇,在龍巖文明網、文明閩西網發布信息3691篇,制作13個專題,撰寫45篇文明評論文章,發布微信信息451條,微博信息140條,還開設了《紅色交通線》、“好人365”專欄頭條報道。文明網、新聞網、政府網還與新聞媒體互動,線上線下同步宣傳創城知識、創城動態,宣傳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主題實踐活動,使創城工作家喻戶曉、深入人心。三是黨員干部入戶宣傳發動。市、區兩級文明委先后印制了《市民文明手冊》、《市民文明公約》、創城應知應會知識、倡議書等各類宣傳資料以及問卷調查表20多萬份。(1)利用市、區在職黨員進社區活動,文明單位與社區創城結對共建活動,組織數萬名市、區在職黨員、街居干部進店鋪、進巷道、進廣場、進小區、進家庭,入戶開展 “兩宣傳一調查”活動,廣泛宣傳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和全國文明城市創建有關知識,調查市民對市委、市政府工作的意見建議,大大提升市民群眾對創城工作的認知度、支持度和滿意度。(2)在未成年人中廣泛開展“小手拉大手”活動,通過一名學生“一拖二、一拖四、一拖六”帶動父母及爺爺奶奶、外公外婆宣傳、參與、推動創城。(3)通過窗口單位、文明單位、交通站點發放宣傳材料,教育引導市民積極主動參與創城,共創和諧文明環境。此外,2016年,市、區兩級還累計發放創城模擬問卷調查表57.5萬份次。
二、開展志愿服務,彰顯創城活力
充分發揮各級群團組織和文明單位、大中專院校、社區義工等志愿服務組織的作用,構建 “周周有活動、月月有重點”的創城志愿服務格局。一是“創城大媽”傳播正能量。2016年8月,市、區婦聯牽頭組建了55支“創城大媽”草根志愿服務隊,每支隊伍由所在社區婦聯主席任隊長,社區女黨員、女干部和廣場舞大媽等居民群眾共20名志愿者組成?!皠摮谴髬尅币浴捌压ⅰ笔奖椴汲菂^55個社區,圍繞“宣傳、勸導、關懷、提升”四個方面內容,每周至少開展1次以上的普法及創城知識宣傳、環境衛生整治督導、秩序維護、扶貧助困等工作,通過“大媽”身份亮一亮、精神文明說一說、文明行為帶一帶、志愿服務做一做、遇上糾紛調一調等多種形式,以“身邊人為身邊人”服務,把社會正能量傳播到千家萬戶。“創城大媽”草根志愿服務隊成立半年多來,得到市民群眾的普通歡迎和市委領導的批示肯定,成為我市巾幗志愿服務的響亮品牌。二是交通志愿者引導文明出行。成立龍巖市青年志愿者服務隊,將100名志愿者納入創城常態化管理,同時與各級文明單位廣大志愿者緊密配合,廣泛開展文明交通勸導志愿服務活動。500多名志愿者每天活躍在火車站、汽車站等交通站點和公園、廣場以及主要交通干道交叉口,開展勸導不文明行車、亂停車、亂闖紅燈、亂擺攤點等行為,糾正亂丟垃圾、亂張貼和散發廣告、隨地吐痰等不文明行為,為群眾提供咨詢、購票等力所能及的幫助。同時還成立了多個志愿服務驛站,免費為市民開展便民利民、奉獻愛心等志愿服務活動。文明交通勸導志愿服務活動,不僅傳遞了“文明交通,從我做起”的正能量,還帶動了廣大交通參與者的自覺意識、文明意識,成為城市又一道美麗風景線。三是“幸福社區行”傳揚真善美。2016年初,新羅區牽頭組建了由新聞媒體、社區義工、志愿者為主的“幸福社區行”大型公益行動組織,以“創文明·促和諧、倡公益·惠民生”為宗旨,以有獎問答、文藝演出、大型義診等服務形式,廣泛開展了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八不”行為規范、市民文明公約等創城工作相關知識宣傳活動。“幸福社區行”每月走進一個社區,先后在蓮濱、西安、溪南、北門等10多個社區開展了志愿服務和創城宣傳活動,吸引了13家民營企業、30家商戶以及近10萬名社區居民參與到公益活動中?!靶腋I鐓^行”宛如星星點燈,照亮了社區每一個角落,弘揚了社會正氣,傳遞了和諧鄰里互助關系,讓居民群眾感受到了社區大家庭的溫暖,為助力全國文明城市創建發揮了重要作用。
三、注重養成教育,培育文明風尚
大力推進公民素質提升工程,積極培育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一是加強思想道德建設。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系列重要講話精神,充分發揮古田會議會址、中央蘇區閩西革命歷史博物館、公民道德教育館等教育陣地作用,廣泛開展“中國夢”主題教育,加強社會公德、職業道德、家庭美德、個人品德教育,廣泛開展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市民文明公約等進廣場、進街道、進社區、進小區、進校園“五進”活動,大力弘揚老區蘇區精神,弘揚偉大長征精神,傳承紅色基因,堅定理想信念。在中心城區設立了2個“道德講堂”總堂,在區級以上文明單位(學校)中設立200多個“道德講堂”,開講710多場次,直接受教育人數達5萬余人次,推動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根植市民心中,內化于心,外化于行。在未成年人中,廣泛開展 “三紅”(紅色土地、紅軍故鄉、紅旗不倒)主題實踐教育活動,開展“我的中國夢”、“向國旗敬禮”、“童心向黨”、“日行一善”等系列活動,爭做“四有”新人。二是推進“榜樣龍巖”建設。深入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對全國道德模范、全國文明家庭的重要批示和講話精神,廣泛開展道德模范、文明家庭、身邊好人、美德少年等先進典型學習宣傳、網上點贊和基層巡講巡演等活動,以先進人物筑起精神高地,對內凝聚老區力量,對外展示老區形象。積極向中央文明委推薦首屆“全國文明家庭”人選,龍巖市農科所蘭華雄、徐淑英家庭入選首屆“全國文明家庭”并得到習近平總書記等中央領導的親切接見。開展了第一屆龍巖市道德模范評選表彰活動,從112名各行各業、基層單位候選人中評選表彰了10名道德模范和10名提名獎。舉辦了兩場“道德模范與身邊好人”現場交流活動,分享他們平凡又感人至深的事跡,激勵一代又一代閩西兒女傳承文明,爭當英模,爭做好人。持續開展“身邊好人”推選工作,2016年,龍巖市共有4人入選“中國好人榜”,16人入選“福建好人榜”。榜樣的力量溫暖著每一個人、帶動著一群人,影響著一座城。三是深化各類主題創建。在全市黨政機關、企事業單位中開展了“帶頭遵守交通法規,模范引導文明出行”活動,市、區所有單位均與每位干部職工簽訂了《交通文明承諾書》,大力倡導文明交通;開展文明旅游主題教育,在旅游景區、賓館飯店、旅行社等地免費向游客發放《中國公民出境旅游文明行為指南》、《中國公民國內旅游文明行為公約》等材料3萬多份,營造文明旅游濃厚氛圍;大力倡導崇尚節儉、移風易俗的文明新風;深入開展誠信創建活動,出臺了《龍巖市貫徹落實“構建誠信懲戒失信”合作備忘錄的實施意見》,評選了一批誠信典型,定期對失信者在“黑榜”上予以曝光公示,在全社會形成“誠信光榮、失信可恥”的良好氛圍;廣泛開展“我們的節日”主題活動,弘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春節、元宵節,廣泛開展文化下鄉和客家民俗文化活動,端午節舉辦了龍舟賽和“文明家庭”包粽子比賽暨家風家訓知識競答活動。注重家庭、家風建設,表彰了2016年龍巖市“最美家庭”,舉辦了龍巖市“最美家庭”論壇和《<朱子家訓>與家風建設》主題講座,培育良好家風,提升文明素質。
四、創新體制機制,推動常態長效
市委、市政府把創城工作作為一項重中之重的工作,從領導體制、工作機制上,從人力、財力、物力上予以充分保障。一是強化組織領導。把創城工作列入市委、市政府八大工程之一,作為黨政“一把手”工程,由市委書記任創城總指揮,市長任第一副總指揮,市委副書記任常務副總指揮,親自部署、親自檢查落實。2016年,指揮部先后召開不少于15場的創城工作專題會、推進會、動員會、協調會,專題部署和研究解決創城中遇到的困難和問題。主要領導還多次對創城工作作出批示,并深入一線調研和督查城市管理、環境整治、交通秩序等工作,現場辦公解決熱點、難點問題。成立了7個督導組,抽調了21名干部,由處級干部任組長,專門負責城區7個街道常態化創城工作督查,有效保障創城工作深入開展。二是細化分解任務。根據中央文明辦2015年度初評通報結果,認真梳理存在的問題和薄弱環節,堅持對標補差,分解具體項目,制定下發了《薄弱項目攻堅實施計劃》,對所有扣分點項目分解至相關責任單位并一一整改落實。同時,嚴格對照《全國文明城市測評體系》,制定下發了《2016年度工作責任分解表》,將網上申報材料、實地考察、問卷調查工作細化分解給市直部門和新羅區,責任到單位、到人。各級各部門以打造“八大環境”、提升“五大工程”為重點,以“找差距、補短板、增素質、攻難點、創品牌”為抓手,明確責任人和創建任務,全力突破,合力攻堅。三是制定政策方案。先后制定出臺了《龍巖市創建全國文明城市提升“五大工程”工作方案》、《龍巖市創建全國文明城市工作績效獎懲暫行辦法》、中心城區農貿市場、公園廣場、背街小巷環境衛生管理辦法等10多份創城相關文件,明確 “一把手”負總責,對成績突出的單位按年終考評等級給予績效獎勵,對創城不力的單位給予黃牌、紅牌警告,直到效能問責。同時,制定了各類專項整治工作方案,全面開展主次干道、農貿市場、城區社區、交通出行秩序等四項重點整治工作,強化市、區一體、全民發動、無縫對接,做到“戰時有高潮、平時不回潮”,從體制、機制上保障和推進創城常態化、長效化、制度化。四是強化督查問責。發揮創城績效獎懲辦法和文明村鎮、文明單位(行業、社區、學校)年度考評“指揮棒”作用,根據階段性工作安排,開展督查活動。(1)市創城辦多次深入窗口服務行業、創建薄弱點、市場、街道、社區、學校、建設工地等重點部門和單位實地調研和督查指導,及時研究解決存在的薄弱環節和突出問題。(2)建立日常巡查督導機制,7個督查組每組督查一個街道,按照屬地管理和“誰主管、誰負責”的原則,對所有創建點開展常態巡查和項目指導工作,做到每日有巡查、每周有進展、每月有成效,有力破解難題,受到各方點贊。(3)“國檢”前夕,又成立了由市領導掛帥的7個督導組,深入街道、社區、創建點全方位開展督導工作。(4)認真做好領導批示件和市民投訴問題的落實處置,做到“件件有督辦,件件有落實,件件有反饋”,推動問題有效解決,共辦結領導批示件5件,處理各類投訴100多件,發出督辦函及整改通知68份。對材料報送不及時的5個單位給予通報批評,對創城不力的2個單位給予效能告誡。
2016年,在中央和省委文明辦的領導和指導下,龍巖市創城工作雖然取得了一些成績,但對照全國文明城市標準,我市的城市管理水平、基礎設施建設、市民文明素質以及群眾性創建水平仍有待進一步提升。面對2017年總評年的大考,我們將以飽滿的精神狀態和高度負責的精神,以推動全民參與、提升市民素質為著力點,繼續強力攻堅,夯實群眾基礎,興起新一輪創城熱潮,確保每一個階段性目標順利實現,確保2017年總評年“志在必得、一舉成功”,為“建設新龍巖、再上新臺階”作出積極的貢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