廈門市委文明辦巡視員、副主任林勇鵬發言 建設社區書院,是廈門市在美麗廈門共同締造、創新社會治理的探索實踐中,推進美好環境整治向提升城市文明程度和市民文明素質深化,實現外在美和內在美和諧統一,加快建設“五大發展”示范市的創新舉措。 一、社區書院建設的主要動因及成效 2013年7月以來,廈門市委、市政府深入貫徹習近平總書記系列重要講話精神和對福建、廈門工作的重要指示,緊緊圍繞“五位一體”總體布局和“四個全面”戰略布局,主動適應“三個轉型”新趨勢,以《美麗廈門戰略規劃》為引領,以“美麗廈門共同締造”行動為載體,按照“核心是共同、基礎在社區、群眾為主體”的總體要求,創新社區治理,構建“縱向到底、橫向到邊、協商共治”的城市治理體系。 與推進社會治理能力現代化的探索實踐相呼應,著眼于傳承弘揚傳統文化,運用新平臺新模式“教而化之”,培育居民群眾的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著眼于統籌整合社區教育資源,全面提高社區學習教育和文化活動水平;著眼于提升市民文明素質,為培育現代公民意識提供有力的價值引導力、文化凝聚力和精神推動力,按照廈門市委關于“把社區書院打造成以德治市、提升群眾精神文化素質的場所”的要求,廈門市于2015年5月創建了集學習教育、文體活動、群眾議事和組織孵化于一體的社區書院,努力培育居民群眾的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提升市民文明素養和城市文明程度,激發居民群眾參與社區治理的熱情,推動基層宣傳文化建設和社區治理創新齊頭并進,促進文明城市與文明市民共同成長。 社區書院自創建以來,影響日益擴大,引起了上級有關部門的關注和重視。去年4月25日,中國文明網頭版登載了《廈門社區書院:打造市民精神家園,提升群眾精神文化素質場所》。8月17日,中宣部輿情局將我市建設社區書院的經驗做法以專報形式報送中宣部領導。8月下旬,中央文明辦二局吳向東局長到廈門調研,對我市建設社區書院、推進文明城市和文明市民共同成長的做法十分關注,認為廈門找到了道德講堂轉型發展的新思路、新途徑,指出要把社區書院建設作為社區治理創新和文明創建的新平臺、新亮點。12月中旬,中宣部魯煒副部長,省委常委、宣傳部高翔部長先后視察了廈門社區書院,對我市社區書院建設的創新舉措給予充分肯定,指出廈門社區書院建設的理念和方法具有示范意義,值得在全國全省推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