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文明行業(單位)創建實施動態管理。一是規范參評程序。嚴格審核各地推薦申報的最新一屆省級文明村鎮、文明單位(含學校、社區、風景旅游區)名單,取消了48個不符合條件的參評單位,以文件形式確認了參評第十三屆省級文明村鎮、文明單位名單,同時進一步規范各單位參評范圍。二是加強創建指導。召開我省全國文明單位培育對象創建工作培訓會,對79家培育單位作專題輔導,促進創建規范化。省委文明辦組織對省直41家全國文明單位及培育對象進行初評并作專門通報,同時委托各設區市對轄區內的全國文明單位及培育對象進行初評,推動創建任務落地落實。組織省級文明行業(單位)初評工作,完成審核34家省級行業主管部門創建材料,委托各設區市文明辦組織對市級行業主管部門及省級文明行業示范點的測評工作。三是完善獎勵辦法。省委文明辦會同省紀委(監察廳)、省財政廳、省人社廳、省審計廳研究制定《規范省級文明單位文明獎金發放的實施辦法》,對省級文明單位文明獎金的發放對象、發放標準、發放方式和發放時間作出明確規范,保障了文明獎金的規范化。 3.文明村鎮創建重點突出。一是深化農村社會風氣治理。召開全省農村社會風氣突出問題專項治理推進工作會議,總結工作方法和成效,推動工作深入開展,晉江市在全國“推動移風易俗,樹立文明新風”電視電話會議作了經驗介紹。確認了福清市新厝鎮江兜村等13個行政村為第二批福建省美麗鄉村文明建設示范村,并于年底前完成驗收,形成了有效示范。委托各設區市組織開展全國、省級文明村鎮初評工作,大力推動各級文明村鎮改善人居環境。二是深化“結對子·種文化”活動。繼續發揮20家全國文明單位、10支省志愿服務品牌隊伍示范帶動作用,全面推進“文明共建、文化共享”工作。廈門市省級以上文明單位和培育對象全部與農村簽訂文明新風共倡、文化活動共辦等六個方面的共建協議書,實現150個村全覆蓋。泉州市開展“文化低?!惫こ?,全市900多家單位與1000多個文化建設薄弱的基層單位、地區開展一對一結對共建活動。 4.文明旅游制度化扎實有效。一是抓好部門監管。明確聯席會議年度工作重點和職責,召開福建省文明旅游工作聯席會議和全省旅游行業服務監管暨文明旅游工作視頻會議,推進年度工作。在春節、元宵、清明、五一等出游高峰,專門下發通知,部署文明旅游監管、引導、宣傳工作,形成工作合力。二是建設示范基地。部署文明旅游先行示范區域建設,重點推進鼓浪嶼、武夷山等7個旅游景區開展文明旅游示范點建設,在行業服務、志愿服務、環境建設、問題監管等方面打造文明旅游新高地。福州市在三坊七巷、西湖公園、永泰云頂景區試點建設文明旅游工作示范點,將馬尾打造成兩岸文明旅游示范基地,并把旅游不文明行為納入誠信“紅黑榜”。漳州市確定了龍文區云洞巖等13個景區為文明旅游創建示范點,推廣“花樣漳州?文明旅游”主題活動。三是選樹行業標桿。省委文明辦、省旅游局開展“清新福建、星光燦爛”文明旅游先進典型評選活動,經網絡推薦投票、評委集中評審,評選公布了文明游客、文明導游、文明旅游人、文明旅游景區、文明旅行社、文明旅游酒店5類各十佳榜單,并將事跡匯編成冊,樹立文明旅游正面典型,發揮示范引領作用。中央文明辦、國家旅游局、省委省政府在長汀聯合舉辦“弘揚長征精神 傳承紅色記憶”紀念紅軍長征勝利80周年紅色旅游系列活動,中央文明辦領導出席。落實“弘揚長征精神 發展紅色旅游”工作要求,重點抓好古田會址、長征出發第一村等紅色景區文明創建工作。四是抓好輿論宣傳。會同省旅游局、團省委等單位共同舉辦2016中國旅游日福建分會場活動,首次發行《福建出境文明旅游簡明讀本》,印發《文明旅游十大提示》宣傳折頁,向各旅游培訓部門和各文明風景旅游區、旅游行社等涉旅游單位免費派送近萬份;聯合省外事辦,制作出境文明旅游動漫宣傳片和公益廣告,營造文明出行良好氛圍。 5.志愿服務制度化扎實有效。一是完善記錄管理平臺。啟用、推廣福建省志愿者管理“志愿云”信息系統,實現了志愿服務記錄的查詢、轉移和共享等功能,目前已有注冊志愿者220多萬、公益組織123000多個,各類服務項目27000多個。省委文明辦、團省委在福建省團校掛牌成立了“福建省志愿服務培訓基地”,推動志愿者日常管理培訓制度化。莆田市積極探索志愿者卡電子化,采取刷卡方式記錄活動信息,提升志愿服務記錄工作效率。二是推動“兩工”聯動模式。聯合省民政廳印發《關于實施志愿服務記錄制度建設試點工作的通知》,明確提出探索“兩工”聯動的“一站式”和“社區、社工、社會組織”的“三社聯動”為基礎的志愿服務模式,組織引導公益慈善類、城鄉社區服務類社會組織等各類專業性機構深入社區,著力推廣“社工帶動義工”的服務模式。三是建設省“志愿服務示范驛站”??偨Y第一屆全國青年運動會志愿服務站建設的成功經驗,組織推動建設50個省級“志愿服務示范驛站”,為群眾提供基本類、特色類、延伸式、體驗式等多種規范化志愿服務,實現供需精準對接。四是開展黨員到社區報到活動。省委組織部印發《開展機關事業單位在職黨員到社區報到為群眾服務工作的意見(試行)》引導黨員亮出身份,發揮專長,帶動各方積極參與志愿服務活動,黨員每年到社區參加活動至少1次,單位黨組織每年到結對共建社區聯系、走訪、慰問困難黨員和群眾不少于2次。五是扶持和發展社會服務組織。下發了《關于支持和發展志愿服務組織的意見的通知》,省委文明辦聯合省民政廳、團省委、省殘聯開展首屆福建省志愿服務項目大賽,推選一批優秀志愿服務項目,并給予80萬元資金扶持,國際志愿者日在福州舉行全省優秀志愿服務項目成果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