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開展“我的中國夢”主題教育。開展清明祭英烈、六一學雷鋒爭當美德少年、七一“童心向黨”歌詠和十一“向國旗敬禮”網上簽名寄語四項集中性活動。舉辦福建省“童心向黨”集中展演活動,發動基層錄制優秀節目在中國文明網、央視網、福建文明風等平臺展播。開展第四屆福建省“美德少年”推薦評選活動。組織道德模范、身邊好人、美德少年、最美人物進校園開展事跡演講、現場交流和公益活動。
2、推進鄉村學校少年宮建設。落實好33所中央項目建設,召開工作推進會,交流工作經驗。加強已建項目動態管理,組織各市縣開展年度考評,省里進行抽查通報。加強鄉村學校少年宮輔導員隊伍建設,舉辦全省科技類輔導員骨干培訓班。組織福建師大等高校與鄉村學校少年宮結對共建,組織大學生志愿者擔任輔導員。設專項資金自建10所鄉村學校少年宮,推動各市縣區相應配套一定資金,自建一批鄉村和城市學校少年宮。組織開展鄉村學校少年宮風采網絡展示推選活動,推選公布一批優秀少年宮、優秀輔導員和優秀活動項目。
3、推進縣級心理健康輔導站建設。健全未成年人心理健康危機干預工作機制,發揮10個市級輔導站和12個縣級示范站帶動作用,開展未成年人心理健康輔導進校園、進社區、進家庭“三進”活動。下半年舉辦全省第五期未成年人心理健康輔導骨干人員培訓班并組織研討觀摩活動。在文明風網站開辟縣(市、區)校外未成年人心理健康輔導站專欄。
4、推進公共文化服務進校園。以優質社會資源為依托,以學校需求為導向,繼續在福州、廈門、漳州、泉州、三明5個全國文明城市和福清、石獅、晉江、武夷山、長泰、惠安、泰寧、沙縣、武平等8個全國文明城市縣級提名城市開展“公共文化服務校園行”活動,重點組織一批全國和省級文明單位、地方公共文化服務窗口單位建立與學校少年宮和校園文化建設相適應、城鄉學校兼顧、線上線下并行、供需精準對接的文化服務模式。
5、開展文明校園創建。出臺《福建省文明校園創建實施意見》和省級文明校園測評細則。強化創建指導,深入調研各校在思想道德建設、領導班子建設、教育隊伍建設、校園文化建設、優美環境建設、活動陣地建設六個方面的情況,召開文明校園創建專項會議進行部署推進。深入開展“愛學習、愛勞動、愛祖國”活動,落實學校德育課、少先隊活動課程要求。加強師德師風建設,打造“書香校園”,培育良好的教風、學風和校風。圍繞學習、出行、用餐、游覽、待人、衛生、環保、勞動等八個方面,開展“公共生活好習慣”活動,把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落實到日常學習生活中去。
6、凈化社會文化環境。加強正面引導,廣泛開展以孝敬、友善、節儉和誠信為主要內容的中華經典誦讀活動,舉辦關愛未成年人公益廣告、優秀童謠、美德格言書法、優秀博文、家教故事五個系列作品網絡征集活動。推動各地開設科技工作室,開辟面向未成年人的科普周末講堂,舉辦青少年科學素養網絡競賽。強化執法檢查,以城鄉結合部為重點,加大網絡違法文化傳播打擊和懲治力度,組織開展寒暑假集中整治行動,營造凈朗的網絡環境。加強校園周邊環境整治,發動社會各界為未成年人多辦實事,關愛幫扶未成年人特殊群體,形成全社會共同關心未成年人成長的社會氛圍。
![]() |
![]() |
責任編輯:康金山 |
- 2017-02-14石獅市公安局:把人民滿意高高舉起傾力打造文明品牌
- 2017-02-13城廂區舉辦“村晚”喜鬧元宵樹文明新風
- 2017-02-13城廂區舉辦“村晚”喜鬧元宵樹文明新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