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南網2月13日訊(福建日報記者 謝婷)2016年,是紅軍長征勝利80周年,也是“紅色文化春潮涌”的一年。
一年來,我省大力宣傳和打造紅色文化品牌,挖掘紅色資源,傳承紅色基因,講好紅色故事,傳播紅色能量,為推動文化強省建設作出積極貢獻。
挖掘紅色資源 弘揚紅色文化
2016年,我省制定印發《福建紅色文化保護、傳承和弘揚工程實施方案》,從硬件、軟件等多方面入手,整合資源,挖掘、留存紅色記憶,保護、傳承和弘揚紅色文化。
我省紅色文化資源十分豐富,目前共有革命遺址2500多處,其中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9處、省級文物保護單位41處。一年來,省市縣各級投入大量資金對這些紅色文物維修保護、整治提升,使其面貌煥然一新。根據方案,未來我省將繼續提升一批紅色文化遺存遺跡的保護層次,努力實現紅色文物保護規范化、制度化、常態化。
這些歷經滄桑的革命舊址和豐富的黨史資源,是活著的歷史教科書。目前,全省已確立古田會議紀念館、才溪鄉調查紀念館、閩東蘇區紀念館等18個單位為首批省級高校思想政治理論課實踐教學基地。我省還編纂出版大量黨史著作,僅龍巖就出版近30部1000多萬字,為傳承紅色文化奠定堅實的史料基礎和理論支撐。
紅色文化保護工作開始納入法制化軌道。近日,我省首部專門針對紅色文化遺址保護進行立法的政府規章《三明市紅色文化遺址保護管理辦法》出臺,將于3月1日起實施。據悉,我省文化部門正進行省一級紅色文化立法的調研,將積極推動省級紅色文化保護地方性法規出臺。
保護的目的是為了更好傳承,我省教育部門在行動。2016年12月,三明市紅色文化研究中心在三明學院成立,對三明紅色歷史、紅色精神、紅色遺產的保護性開發利用等進行基礎理論研究。龍巖學院在思想政治理論課程體系中設閩西革命專題;閩西職業技術學院等將紅色文化相關課程作為必修課,單列1學分16學時。此外,龍巖還編撰《古田會議精神讀本》《紅色閩西》《無產階級革命家在閩西》等30多種紅色鄉土教材,并相繼走進課堂。
![]() |
![]() |
責任編輯:康金山 |
- 2017-02-12福州:龍峰社區與小區物業共創文明 歡度元宵
- 2017-02-11金山社區開展“文明樂金山 歡喜鬧元宵”民俗文化節活動
- 2017-02-11莆田市生態文明建設暨環境保護工作會議召開 林寶金李建輝講話
- 2017-02-10新年俗是高質量的文明傳承
- 2017-02-10旅游安全秩序更需文明助推
- 2017-02-10于偉國:深化我省生態文明試驗區體制機制改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