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于大年初七要上班的緣故,在異鄉工作的人早早就踏上了返程的列車,元宵節只能在外地過。很多人的元宵節記憶還停留在少兒時代,故鄉、父母、朋友、煙花等元素構成了我們對于元宵節的基本記憶單元。可一旦走出故鄉,沒有了這些元素,過節的氛圍就減下來,人們就失去了過節的熱情。
選擇不過節,這是很多異鄉人對節日的態度。一方面,相較于自己的家鄉,城市缺乏濃厚的節日氛圍,人們提不起興趣過節;另一方面,在城市打拼的外來者們多被工作和生活所累,匆匆忙忙中,我們抽不出時間也沒有精力用節日裝點生活。于是,傳統節日成為一種可有可無的存在,反倒是很多洋節氛圍十足,更能引發人們的參與熱情。
筆者認為,在異鄉也要過好傳統節日。我們姑且不說那些宏大的文化傳承責任,就算是對于充實我們的個人生活來說,過節也有著十分重要的意義。傳統節日連接著故鄉,“每逢佳節倍思親”,只要傳統佳節一到,人們的思鄉情就油然而生,會讓我們憶起那個影影綽綽的故鄉;過節是生活的儀式,生活應該松弛有度,一味的緊繃,缺乏生活氣息,身體也容易懈怠,而過節則如一種儀式,給流水的生活增添一種隆重的氣息;過節是濃濃的人情味兒,三五好友相聚,敘舊聊天話家常,這是對友情的維系。
要為傳統節日創造條件。過節氛圍很重要,各地要依托傳統節日,舉辦各式各樣的節慶活動,讓生活和工作在這座城市的人們感受到節日的熱烈。以元宵節為例,政府相關部門要組織人財物力,舉辦如猜燈謎、元宵晚會等活動,免費邀請外來工作人員參加。當然,有條件的企業還可以通過輪休放假等方式,給員工提供相應的節日福利。
在異鄉也要過好元宵節。吃元宵、鬧花燈、猜燈謎、踩高蹺、劃旱船、舞獅子等,這都是元宵節的重要習俗,從這些習俗里,我們可以感受到濃濃的中國氣息。可即便你所在的城市沒有這些傳統,沒有舉辦活動,至少一碗香噴噴的元宵會給你的異鄉生活帶來不一樣的節日感受。在異鄉,哪怕再忙碌,我們也不該忘記熱氣騰騰的生活,不該停止對儀式感的追求。
2017年的元宵節將至,請準備好香甜的元宵,請邀請到三五好友,把鄉愁和對生活的熱愛都煮成一鍋滾燙的元宵吧!(穆青)
![]() |
![]() |
責任編輯:康金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