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太精彩了!”1月7日下午,陣陣掌聲、喝彩聲從金華市浦江縣楊田村文化禮堂傳出來。由金華市委宣傳部和紹興市委宣傳部共同主辦的第三屆農村文化禮堂“我們的村晚——金華·紹興文化走親”活動在這里舉行,為當地村民獻上了一道豐富的精神文化大餐。(1月8日 《紹興日報》)
走親是春節自古的習俗。忙忙碌碌一年,過年閑下來,親朋間互相走訪一下,談談各自的家庭、工作、生活情況,過去有一些矛盾隔閡和誤解,也都可以借此機會進行消除。因此,過年走親實屬一種良好習俗,有利益人們溝通心靈,增進感情,和諧生活。從2016年開始,浙江省內的10個城市兩兩結對,以農村文化禮堂為平臺舉辦“我們的村晚”文化走親活動。文化走親活動舞臺就搭建在村,農村文化禮堂已成為農村居民享受文化生活、展示才華的精神家園和最好舞臺。
浙江省內以城市兩兩結對、舉辦“我們的村晚”文化走親活動值得各地借鑒。實際上,過去在北方廣大農村更有一種鄰里鄉村過春節走親的習俗。每到春節、元宵節期間,有條件者,幾乎村村都要排練一些民俗節目,如舞龍、耍獅、跑旱船、九蓮燈、扭秧歌等等,節目各有特長,之后,自發地到其他村去演出,有時候幾個村會不期而遇,這時就如打擂臺一般,特別熱鬧。在過去貧困的年代,很多與燈籠相關的節目道具都需要點蠟燭,一些地方還有些不約而同的習慣,如鄰村來演出,要以送蠟燭來表示對來者的感謝。
過年,村與村之間通過文化形式走親繁榮了農村春節文化,更密切了村與村之間的和睦關系,其年味濃濃、情意濃濃,值得回味,優良的傳統值得繼續發揚。今天,雖然社會富裕進步,條件好了,可以坐在電視前看春晚,跑到城鎮影院去享受文藝生活,但春節的鄉土味、原生味也是無可取代的。
真誠希望,各地各級文化宣傳部門,能夠學習借鑒浙江經驗,激活農村傳統的春節文化,讓傳統加現代的文化,濃厚廣大農村群眾的年味。(和祥)
![]() |
![]() |
責任編輯:康金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