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廣泛宣傳道德模范的先進事跡,在公民當中形成學習道德模范、爭當?shù)赖履7兜臐夂穹諊H珖鞯氐赖履7堕_展“傳幫帶”活動,通過建立活動小組、工作室、愛心團隊、志愿服務隊等形式,帶動影響更多的人做好事,發(fā)揮道德模范的輻射和帶動作用,在全社會掀起踐行社會道德、弘揚文明風尚的高潮。(中國文明網(wǎng))
古人云:“近朱者赤近墨者黑。”好人是一個社會道德“風向標”,與好人在一起則產(chǎn)生的是好人,“傳”將好人的優(yōu)秀部分克隆到他人身上發(fā)揚光大,“幫”當有些不自覺的人幫助他進步不讓社會主義文明列車上有一個掉隊者,“帶”對于落后的人拉一把帶動他前進,一變二、二變四、四變八,產(chǎn)生“滾雪球”效應,好人的“磁場”越變越大、越變越強,道德模范則會發(fā)生蝶變。
見賢思齊。人從一生下來就有模仿的“屬性”,這個“屬性”幾乎要貫穿到人生的始終。“賢”可以是道德標兵,也可以是勞動模范,還可以是科學家、理論家、醫(yī)生、軍人、人民教師等,只要他們在自己的崗位上做成標桿,達到了卓越,就會帶領(lǐng)一批人進步,這批人的進步又帶動下一批人的進步,就像核反應堆一樣發(fā)生裂變,產(chǎn)生巨大的正能量。2015年1月,“武漢好人圈”成立。4月份,“武漢好人圈”搬到微信上,成立“武漢好人圈”微信群。目前,這個群現(xiàn)有接近200余位成員。短短4個月,“武漢好人圈”一共推出了百場慈善行動,救助幫扶了160余人,獲網(wǎng)友點贊6000人次,評論萬余條。他們堅持救助和幫扶社會弱勢群體,捐款和贈送藥物,不計回報的行為感動了很多人。越來越多的人加入到這個圈子。由此可見,好人文化也會發(fā)生疊加反應,越變越多。
毋庸置疑,文化需要傳播,好人需要營造。活動小組、工作室、愛心團隊、志愿服務隊,無處不在的好人行為,不斷擴大影響,就會逐步縮下壞人的“包圍圈”,帶動影響更多的人做好事,發(fā)揮道德模范的輻射和帶動作用,在全社會掀起踐行社會道德、弘揚文明風尚的高潮。這就像清水與濁水的關(guān)系一樣,當清水不斷擴大時濁水也就變成清水了。
《三字經(jīng)》開篇即云:“人之初,性本善;茍不教,性乃遷。”人沒有天生的壞,沒有好人影響,則掩蓋了向善的一面。孟母擇鄰則是基于好人產(chǎn)生好人的思想。“養(yǎng)不教,父之過。”其實,說得也是第一任老師沒有給孩子當好表率,才使孩子沒有走上正道的。
聚是一團火,散是滿天星。道德模范是社會中精英,精神上的“貴族”,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先人后己、助人為樂,“先天下之憂而憂,后后天下之樂而樂。”,自古自今像春雨一樣滋潤了人心而又細無聲不為世人所知,有星星之火可以燎原之勢,引領(lǐng)著社會的主流文化。
一個社會能不能進步,從來都是看正氣壓到了邪氣,還是邪氣壓倒了正氣。道德模范的正能量不斷增加,負面情緒就會隨之減少,幸福感隨之增加。正如文明網(wǎng)所說,各地道德模范發(fā)起“愛心聯(lián)盟”,組建義工和志愿服務組織,開展多種公益活動,以實際行動帶動更多的人踐行社會道德,弘揚文明風尚,使“傳幫帶”效應成為有形的正能量、鮮活的價值觀,助推了社會文明進步,營造了崇德向善、見賢思齊的濃厚氛圍。(馬全和)
![]() |
![]() |
責任編輯:康金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