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創辦紅色山莊。王瑞泉是個土生土長的農民,他的父親王志海曾是中央蘇區地下交通站的交通員。有一次,王瑞泉和他的父親聊革命戰爭年代故事時,頗受啟發:新時期青年人最缺的就是艱苦奮斗的革命傳統精神;經濟建設越發展,父輩的革命傳統就越不能丟。這不僅僅有助于防止經濟發展而道德滑坡,更有利于推進社會和諧發展。從這以后,他的心里就滋生出傳播紅色文化,發揚優良革命傳統的念頭,并深深地扎根在他的心里。自此,開始了他探索紅色文化的新道路。
2005年2月,他的父親王志海過世,讓他更加堅定了建設紅色文化陣地,傳播紅色文化的信念。他頂著巨大的心理創痛和經濟壓力自籌資金開始了紅色山莊紀念館建設。經過6年多的努力,投資200多萬元的紅色山莊初具規模。2011年8月1日,紅色山莊被授予“福建省黨史教育基地”暨“紅色交通線”展覽開展儀式舉行時宣告正式完工。目前,紅色山莊占地20余畝、建筑面積1000多平方米,有紅色老人傳奇陳列室、革命根據地古田室、后田室、瑞金室、云海室、“紅色長廊”、“紅色交通線”等展覽室。擁有5000多冊紅色書籍,展示的是原國務院副總理鄧子恢、閩西將軍及其他王志海保護的領導同志相關事跡,還有原中央蘇區紅色地下交通站王志海同志在地下交通站工作的簡況。紅色山莊的建成,為他傳播紅色文化邁開了第一步。
甘當紅色講解員。王瑞泉充分發揮紅色山莊陣地作用,不斷擴大紅色山莊的影響力,為傳播紅色文化提供了陣地堡壘作用。創辦紅色山莊后,各機關單位、中小學、老同志及有關領導紛紛前來山莊參觀學習。他總是免費為前來參觀的人員講解,當起紅色義務講解員。為了更好地發揮紅色山莊陣地作用,他在紅色山莊每個交通站之間,種植豆角等普通農家菜,放養家禽,把紅色教育和農家樂有機融合,使游客在享受休閑快樂的同時,又了解了閩西革命歷史。目前,參觀紅色山莊接受紅色教育已達50多萬人次,王瑞泉義務講解200多場次。他還積極利用紅色山莊紀念館支持閩粵贛邊革命史紀念館建設,使閩粵贛三地的紅色文化能更好地得到傳播。2013年,以紅色山莊名義向閩粵贛邊革命史紀念館個人捐款3000元。
![]() |
![]() |
責任編輯:康金山 |
- 2016-12-30深化文明創建活動 匯聚漳州發展力量
- 2016-12-30大田縣:全力打造“五大文化墻”秀出鄉村文明新風尚
- 2016-12-30閱讀涵養文明 福州市召開第十一屆福州讀書月總結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