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上海市黃浦區五里橋街道,有29個志愿服務站、10個志愿服務基地、3個交通文明崗……在這里,社區生活處處都有志愿者服務的身影,黨建引領下的志愿者服務以“潤物細無聲”的方式幫助、豐富著居民的生活。(11月21日 新華社)
社區是社會的前沿與縮影。社區治理得好壞,不僅事關社區居民是否幸福,更是關系到整個社會的和諧穩定。然而,隨著經濟社會的快速發展和人們生活水平的提高,傳統的社區管理服務模式很難滿足人們日益增長的需求。為了適應時代發展的要求,不斷提高社區服務質量和水平,近年來,各地結合實際不斷探索創新,先后總結出了許多社區管理先進經驗。如上海市黃浦區五里橋街道,通過讓志愿者服務全方位參與社區治理這一模式,讓社區變得有溫度、有活力。
志愿服務參與讓社區變得更“時尚”。隨著社會的不斷發展,人們對社區管理服務的要求越來越高。如果不緊跟時代步伐、還沿用傳統的治理模式,是很難讓社區適應現代生活方式、做到讓居民群眾滿意。在上海市黃浦區五里橋街道,志愿者參與社區治理之后,針對很多社區老人對新生事物接受能力強、喜歡趕時髦等特點,組織舉辦了一個“怎么玩微信”學習班,聘請專業人士教老人用微信、發微信、查公眾號等,讓傳統的社區生活變得“時尚”起來。
志愿服務參與讓社區變得有“活力”。社區工作瑣碎繁雜、牽涉面廣,如果不打破傳統方式,是很難顯現生機。在上海市黃浦區五里橋街道,志愿服務者全方位參與社區治理之后,不僅僅是幫助孤殘老人、留守兒童、低保家庭等提供全方位的幫助和服務,更讓社區變得有“活力”。不少受助者在得到志愿服務者的幫助后,開始從中受到啟發、轉變思想,紛紛自覺地加入到志愿服務的行列,讓志愿服務“循環式”發展、志愿服務精神接力傳遞。
志愿服務參與讓社區變得有“溫度”?,F實生活中,不少社區治理就是上傳下達、調解矛盾糾紛、維持秩序等工作,很難讓人居民感到貼心滿意。在上海市黃浦區五里橋街道,志愿者參與社區治理之后,從解決了轄區白領中午就餐難問題入手,先后組織開展了愛心助學活動、為白血病患者和腦膜炎患者慈善募捐活動,并為社區空巢老人家中安裝了浴室扶手和防滑墊……志愿服務一系列舉措讓社區治理變得有“溫度”,社區居民有更多的獲得感和幸福感。
總之,志愿服務參與到社區治理之后,不僅僅是讓志愿精神得到傳播,更讓社區治理提檔升級,使社區真正成為居民的精神家園和幸福港灣。(周蓉)
![]() |
![]() |
責任編輯:康金山 |
- 2016-11-23鯉城區召開創建文明城市(區)工作推進會議
- 2016-11-23將樂召開創建省級文明縣城工作會議 吹響“沖鋒號”
- 2016-11-23惠安公交車穿“新衣” 盡展文明城市風采
- 2016-11-23秀嶼區召開迎接全國文明城市及省級文明城區年度測評動員大會
- 2016-11-23德化縣開展“四項行動”,深化文明縣城創建
- 2016-11-23上杭縣成立“紅土義警”文明交通志愿服務隊 引導市民投身“創城”行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