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10日,漳州市誠信文化作品比賽頒獎儀式在人民銀行漳州市中心支行舉行。人民銀行福州中心支行副行長呂進中、人民銀行福州中心支行征信管理處處長沈良輝、漳州市發展和改革委員會副主任張國海、漳州市文明辦副主任畢新新、漳州電視臺副臺長陳俊杰、人民銀行漳州市中心支行行長林宏山等出席頒獎儀式。參加頒獎儀式有金融機構代表等總計90多人。
本次比賽由漳州市社會信用體系建設領導小組辦公室主辦,人民銀行漳州市中心支行承辦,漳州市金融學會協辦,通過向社會廣泛征集以“誠信·信用·征信”為主題、“形式活潑短小、表現手法多樣、公眾深受教育”的誠信文化,挖掘身邊的誠信故事,展示生動的誠信案例,進一步普及信用知識和征信常識,營造誠實守信的社會氛圍,進而推動社會信用體系建設。
據悉,此次比賽特點突出,共征集作品43件,其中音像類作品17件、平面類作品13件、文字類作品13件。經評審,共有10件作品獲獎。誠信文化作品特色突出:
一是組織有序,參與面廣。6月份,在“信用漳州”網站、閩南日報等媒體發布“漳州市誠信文化作品比賽”的通知,明確此次比賽的主題、內容和規則。期間多次召開會議,布置比賽相關工作,組織轄區金融機構進行作品的立項和選送。參賽作品主要來自轄區金融機構,也有省外的安徽、江蘇等地廣告創意精英的投稿。總體來說,轄區金融機構對此次比賽較為重視。
二是主題鮮明,內容豐富。本次比賽作品共43件,其中音像類作品17件、平面類作品13件、文字類作品13件,每件作品都能夠緊扣“誠信·信用·征信”的主題,或者普及征信知識、或者講述身邊守信激勵和失信懲戒的小案例,或者展示一些大家耳熟能詳的典故情景。
三是定位準確,兼具地方特色。一些作品定位宣傳的對象或者是農村居民,或者是學生群體,以符合他們的認知情況和心理需求,進行誠信宣傳作品的創作。還有一些作品具有濃厚的漳州特色,比如作品《天一僑批里的誠信故事》就是講述發生在我們臺投區流傳村“天一信局”創設人郭有品“信”字當頭、取信于民的故事。此外,一些作品還有普通話和閩南語兩個版本。
四是評委公信力強,專業水準高。為了充分體現作品評審的“專業、公平、公正”,此次比賽的評審組由市委宣傳部、漳州電視臺和人民銀行征信部門人員等3人組成。經評審,此次比賽共有10件作品獲獎。這些獲獎作品將作為漳州市誠信宣傳的媒介,在漳州各級電視臺、閩南日報、戶外宣傳平臺等進行傳播,同時部分作品也將收錄到《漳州市中(小)學征信教育知識讀本》,該讀本目前已作為漳州市中小學生征信教育的授課教材。
此次舉辦誠信文化作品比賽,旨在通過一些群眾喜聞樂見的作品,創新宣傳載體和平臺,以適應新形勢的宣傳手段,講好誠信故事、弘揚信用文化、傳播征信知識,營造誠實守信的社會氛圍,進而推動社會信用體系建設。(漳州文明網 人民銀行漳州市中心支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