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滄兩岸義工定點定期回收垃圾 倡導垃圾分類
東南網8月29日訊(海峽導報記者 林泓)上周六下午,海滄區天湖城小區迎來了“文明小袋鼠”,為小區超過2000戶的居民,提供資源回收、舊衣回收、垃圾分類等服務。現場還開展了環保互動游戲,倡導市民一起參與環保。
不少居民和志愿者們一起,將家里大包小包的可回收物品,搬出家門,進行回收再利用。
垃圾分類 小志愿者現學現用
一群小志愿者,正在服務區玩著環保游戲。
只見服務區擺設著四個垃圾桶,分為可回收垃圾、有害垃圾等,一堆卡片上寫著紙皮、電池、舊手機等。小志愿者們要把這些卡片分類,準確地丟進分類垃圾桶中。“有沒有哪位志愿者,愿意來幫我搬東西呀?”突然,社工小周一聲呼喚。
話音未落,三名小學生志愿者馬上小跑過去,和小周一起前往居民家中,幫忙回收舊物。
好不容易,幫著居民一起把一堆瓶瓶罐罐、紙箱紙皮等搬到了回收點。剛剛學習的垃圾分類知識,馬上到居民家中派上用場了。
定期回收 推廣垃圾分類理念
導報記者了解到,為了方便社區居民家中的廢物再利用,海滄區環衛處定于每周六下午在天湖城小區內設點,定期回收市民廢品,并且給予一定補貼。
義工邱偉澤說,平時如果回收不方便的話,很多居民會直接把垃圾全部扔掉,其中包含一些紙皮、飲料瓶等,這就給垃圾分類帶來很大的麻煩。
“這樣一來,大家就會留意家中的哪些垃圾是可以回收的。”負責這次環保行動執行的樂群社工服務中心相關負責人邱偉澤說,把可回收資源進行回收再利用,不僅可以換錢,還可以推廣垃圾分類理念,也減輕了后期垃圾分揀的麻煩,各方共贏,更是倡導了“文明小袋鼠”的環保理念。
![]() |
![]() |
責任編輯:盧超穎 |
相關新聞
- 2016-08-30福州垃圾分類試點6年效果不盡如人意 立法調研啟動
- 2016-08-30榕20家重大火災隱患單位被立案調查|垃圾分類試點6年效果不好 立法調研啟動
- 2016-08-30榕垃圾分類試點6年效果不盡如人意 立法調研啟動
- 2016-08-03莆田北岸開展垃圾分類試點工作 推進生態文明先行先試
- 2016-05-30廈門將于2018年1月全面開展生活垃圾分類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