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域整治讓同安的溪流水清岸綠景美,圖為同安東溪美麗的風光
同安積極提升人居環境,新建的慢行系統為市民提供了休閑好去處
同安擁有豐富的生態資源,綠色生態已經成為同安的一張名片
前格花海醉游人
游客在同安麗田園戲水
近日,國家環保部公布了新一批“國家生態縣(市、區)”名單,作為廈門最重要的生態屏障,被譽為“廈門城市生態休閑的后花園”的同安區榜上有名。
同安是廈門區域面積最大的行政區,森林覆蓋率位居全市之首,溪流流域面積全市最大,綠色生態已經成為同安的一張名片。在此基礎上,同安區大力推進生態文明建設,瞄準生態強區建設要求,全面加強環境保護,大力發展生態產業,生態文明建設取得了顯著成效,呈現出經濟較快增長、污染持續下降、環境質量不斷改善的良好態勢。在去年底的環境質量公眾滿意度測評中,同安區環境質量公眾滿意度為88.15%,位列全市第一。
廈門晚報訊(文/本報記者 盧漳華 吳耀東 通訊員 劉剛)
節能減排
大力發展綠色工業
走進位于同安區西柯鎮的通士達照明有限公司,滿眼是一片綠意盎然的景色。
“我們這套設備的技術工藝水平,至今仍然是國內同行業中最先進的,每年可以處理全省30多家節能燈企業送來的300多噸含汞廢燈管。”通士達照明有限公司環保部經理楊龍豹告訴記者,作為“全國節能燈行業清潔生產示范單位”和“循環經濟示范企業”,早在2008年公司在同安設廠的同時,就率先在全國節能燈行業中從瑞典引進當今世界最為先進的兩個含汞廢燈管處理系統,并投入336萬元配套建設了12臺汞廢氣凈化吸附處理設施,解決了廈門市節能燈行業及其他行業含汞廢物的處理問題,并形成可循環利用的廢節能燈產業鏈。
“不僅是生產環節注重環保,生活環節我們也一樣做到綠色環保。”采訪過程中,楊龍豹告訴記者,公司30萬平方米的廠區綠化、清洗路面及沖廁等用水,全部靠中水回收利用,每年可以回收利用污水8萬噸。
記者了解到,近年來同安區堅持“生態立區”,實施“綠色工程”,大力發展生態工業,堅持以產業升級緩解資源環境壓力,使結構調整和節能減排協調共進;推動企業清潔生產,打造節能和循環經濟示范企業,提高資源利用效率。先后投入32億元,建成同安工業集中區、廈門輕工食品園兩個百億產業園區。工業建成區面積從10平方公里拓展到30平方公里,初步形成食品加工、現代照明、水暖廚衛、機械制造等四大產業集群。
工業經濟飛速發展的同時,同安區著力促進工業企業集中布點,集中治理,集中控污,達標排放,工業園區檔次不斷提升。轄區內所有的工業集中區均進行前期規劃環評,同安區域發展規劃環評2010年10月正式啟動,評價范圍約150平方公里,屬高耗能、高污染或無總量指標的建設項目一律否決,從而使全區的發展有了明確的發展導向和技術指導。
據了解,2015年同安區深入開展“整治違法排污企業,保障群眾健康”環保專項行動,全面加強對涉鉛、涉汞、電鍍及超標排放污染物企業的查處力度,全年依法處置違法企業335家次,處罰金額159.03萬元;加強清潔生產推進力度,組織39家企業開展清潔生產審核工作;全力配合開展排污權收儲工作,核查24家可收儲排污權企業,上報市排污權儲備管理機構審核確認,擬收儲COD2740.969噸、氨氮329.8447噸、二氧化硫223.53噸、氮氧化物100.57噸;核查7239個環保違規項目,真正實現了工業跨越式發展與節能減排目標同步實現的奇跡。
![]() |
![]() |
責任編輯:文潔 |
- 2016-03-25溪床上古墻下建步道 串起同安文化古跡
- 2016-03-21同安“價格誠信試點商家”活動收官 打造誠信商圈
- 2016-03-21同安區“書香郵差”為孩子送來圖書 營造閱讀氛圍
- 2016-03-21同安區“書香郵差”為孩子送來圖書 營造閱讀氛圍
- 2016-03-18同安舉辦公益涂鴉大賽 孩童用畫筆描繪美麗同安
- 2016-03-08同安區辦“文明引力波”主題活動 傳遞正能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