雷鋒精神與時代同行與和諧同在
有一位同志,與我們年年相約于三月,他沒有沙場上浴血奮戰的經歷,更沒有什么驚天動地的豐功偉績,僅僅憑著一顆樸實無華的心在生活中在工作中做了些不平凡的事,他的名字就被人民永遠銘記在心里;有一種精神,它不是一瞬間的光芒四射,也不帶有絲毫堂皇的理由,但它卻成了我們學習的榜樣,它隨著春天的腳步一再融入我們的生活,給我們的精神帶來崇高而溫暖的氣息。他就是——雷鋒!
在黨的十七屆六中全會上明確提出:“深入開展學雷鋒活動,采取措施推動學習活動常態化。”北京市東城區多年來都在提倡雷鋒精神,充分調動企業員工開展學雷鋒活動的積極性、主動性,努力做到使雷鋒活動常態化,拒絕出現民間流傳的所謂學雷鋒“三月來四月走”、“雷鋒沒戶口”的現象。
21世紀的今天,雷鋒精神與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相融合成為公民在自我檢索的標桿精神,千千萬萬個雷鋒式英雄模范人物的不斷涌現,充分證明著雷鋒精神具有長久的生命力和永恒的價值魅力。
我們的社會正在逐漸完善這樣一種機制、一種風氣、一種氛圍、一種環境。雷鋒并不孤獨—為救孩子而致高位截癱的“最美女教師張麗莉”,不顧自身安危接住空墜女孩的“最美媽媽吳菊萍”,用生命留下筆直剎車線的“最美司機吳斌”,三入火場救人的“最美警衛戰士高鐵成”,還有最美護士、最美奶奶、最美大學生……他們,都是雷鋒式的普通人物、平民英雄。雷鋒精神的大眾化讓“雷鋒”不再是當年的一輪明月,而成為今天的滿天繁星。雷鋒精神已經從楷模精神下載成每個公民的生活追求。
51年學雷鋒,半世紀傳美德。正在為實現“中國夢”而努力奮進的中國,更需要雷鋒精神的不斷激勵和永久傳承。讓雷鋒精神穿透社會轉型的道德迷霧,和時代同行、與和諧同在。(精彩)
![]() |
![]() |
責任編輯:卓志沐 |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