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老師當了35年的班主任,他始終相信:“沒有教不好的學生,只有教不好的老師”,有一年學校分配給曾老師班里的勞動衛生任務是“沖洗廁所”。學生一聽到是沖洗廁所,就極度地不高興。個個顯得怨聲載道,極不情愿。他決定親自帶頭參加沖洗廁所。開始的時候,學生對老師的行為并沒有多大的反應,我們覺得教師參加我們的勞動是理所當然。不過曾老師堅持了一個多星期之后,學生就有所感悟了。孩子們慢慢意識到:老師都能夠天天做得到,自己還有什么怨言呢?慢慢地,學生在他的實際行動感化下,逐步地接受了沖廁所的事實,而且做得越來越認真,越來越好!讓全校師生都感受到了:現在的廁所比過去要干凈了很多……隨之也不斷有老師傳出:曾老師工作認真負責,我們能夠上個干凈廁所了!
想方設法吸引學生愛上語文學習,重視上好第一節語文課。上第一節語文入學課時,從來都不急于上語文知識,而是努力去做好幾點:一是衣著、體態、語言、儀表、精神狀態、知識水平給學生留下良好的印象;二是告訴學生學習語文的必要性和重要性。曾老師上課前都要做好充分的準備,努力給學生塑造良好的第一印象;以飽滿熱情的精神,用激昂而又具有鼓舞性作用的講話進入開場白,精心扮演一回能喚起學生語文求知欲、激發學生渴求學習語文的興趣。讓學生首次在思想上感受到、心靈上體驗到自己的老師是一位熱情奔放、思想活躍、知識豐富、心胸廣闊而又具有親和力、感染力、責任感的好老師。因而學生在思想上并產生了立志要學好語文的想法。學生一旦有了首次的語文學習興趣,對接下來的語文學習就會起到無限量的推動作用。小學生具有活潑好動、膽大好奇的性格特征。語文課堂教學時,盡量采用讓學生參與的形式組織教學;盡量讓學生做“演員”,教師當“導演”;盡量讓學生體驗在“玩中學,學中玩”的樂趣,有效提高課堂教學效果。而且要讓好、中、后進學生都能積極參與,要做到平等對待每一個學生,決不歧視任何一個后進生。盡力營造寬松、和諧、平等、民主的課堂氣氛,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
![]() |
![]() |
責任編輯:金婷 |